〔俄—蘇〕伊薩可夫斯基《卡秋莎》愛情詩鑒賞
〔俄—蘇〕 伊薩可夫斯基
蘋果花和梨花已經開放,
河上的薄霧輕輕地蕩漾,
在高而峻峭的河岸上,
走來了卡秋莎姑娘。
她走著,唱出優美的歌聲,
歌唱草原藍色的雄鷹,
歌唱她熱愛著的人,
她正珍藏著他的來信。
你呵,姑娘的歌聲,
跟隨著灼爍的太陽飛翔,
把卡秋莎的致敬,
帶給戰士,在遙遠的邊疆。
讓他記起這樸素的姑娘,
聽一聽她怎樣歌唱。
讓他保衛著祖國的邊境,
卡秋莎把愛情永遠保藏。
蘋果花和梨花已經開放,
河上的薄霧輕輕地蕩漾,
在高而峻峭的河岸上,
走來了卡秋莎姑娘。
(藍曼 譯)
伊薩可夫斯基(1900—1973),蘇聯俄羅斯詩人。出身貧苦農民家庭。14歲時發表第一首詩《士兵的請求》,引起俄羅斯文學界的重視。192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沿著時代的階梯》。1927年出版的詩集《稻草中的電線》,受到高爾基的高度贊揚。此后出版了多種詩集,主要有《外省》、《種地的能手》、《四個愿望》、《詩與歌》等。1943年和1949年,他曾先后兩次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金。晚年專門從事翻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古典詩歌工作。
1934年的一天,伊薩可夫斯基偶然聽到一支電影插曲,歌詞正是他的一首小詩《沿著鄉村》。這件事啟發了他,他意識到,詩譜上曲,會借助優美的音樂形象使詩更美,也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和流傳。從此,詩人便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歌詞,如《有誰知道他》、《列寧墓邊》等。《卡秋莎》這首詩歌寫于1938年,由作曲家勃蘭捷爾譜曲后,這首歌像風一樣傳遍了俄羅斯的城市和鄉村,繼而,又超越國界和時代,傳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上流傳最廣、且久唱不衰的歌曲之一。
《卡秋莎》是一首優秀的愛情詩,它歌頌的是卡秋莎姑娘與一位邊防軍戰士純潔高尚的愛情。伊薩可夫斯基的詩歌多是敘事與抒情相結合,使詩歌既有情節文有抒情,創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卡秋莎》開篇就是一段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描寫:“蘋果花和梨花已經開放,/河上的薄霧輕輕蕩漾,/在高而峻峭的河岸上,/走來了卡秋莎姑娘。”這里既有多彩多姿的景色描寫,又有具體的敘事抒情;讀來是首意境優美的詩,看去又像是幅生動迷人的畫,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接著,詩歌寫卡秋莎姑娘用優美的歌聲,“歌唱她熱愛著的人,”并讓飛翔的太陽帶去姑娘的歌聲和心意,衷心地希望在遠方的戀人安心保衛邊疆,因為“卡秋莎要把愛情永遠保藏”。詩歌把卡秋莎姑娘接到戀人——邊防軍戰士來信后的歡快喜悅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把一個忠貞于愛情和熱愛祖國的完美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這里,《卡秋莎》這首詩并沒有停留在抒發一個姑娘對戀人的個人情感上,而是將姑娘對戀人的忠誠摯愛和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水乳交融在一起,從而使抒情詩產生更大的感召力,大概這也正是此詩成為舉世共賞的藝術之花的原因所在。
《卡秋莎》雖然是詩人在和平環境中創作的一首歌,但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廣大戰士經常唱起這支歌鼓舞士氣,并用“卡秋莎”這個名字為一種很有威力的武器命名,這就是著名的卡秋莎炮。
這首歌從五十年代就開始在我國廣泛流行,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今天許多人仍然在唱著這首歌,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和美的享受。
上一篇:〔日本〕北原白秋《單相思》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日本〕佐藤春夫《嘆息》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