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廉斯《墓志銘》愛情詩鑒賞
(美國) 威廉斯
一棵年老的柳樹,樹枝空了,
慢慢地擺動它高處稀少、明亮、彎曲的枝條,
并且說道:
愛情是一棵在光禿禿的樹林邊
閃光的年輕碧綠的柳樹。
(袁紹奎 譯)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國新詩運動的開拓者之一。他反對以艾略特為代表的所謂“歐洲傳統”詩風,提倡詩歌的“本土風味”,他認為“唯有地方性的東西才能成為普遍性的東西”。
威廉斯善于從日常細小事物中發掘詩意,詩風清新自然,明朗親切,善于精心設置象征和意象,講究剪裁和提煉。
這是一首意象詩。
詩中寫了兩個意象——兩裸柳樹:一棵年邁衰老;一棵風華正茂。
年老的柳樹軀干中空,枝條彎曲、稀少,在風中“慢慢地擺動”;年輕的柳樹神彩煥發,閃光碧綠,顯出一派生機。年老的柳樹雖已步入暮年,但他那稀少、彎曲的枝條依然在“高處”擺動,而且閃出“明亮”的光色,看不出一絲沒落、消沉和悲涼;年輕的柳樹是站在“光禿禿的樹林邊”的,在這鮮明的背景反襯下,更顯得郁郁勃勃,充滿希望和向上的活力。
這是兩個互映鮮明的意象。
但是,詩人如此精細地刻畫它們,并不僅僅是為了對比;詩人用老樹的一句話——“愛情是……”——把它們聯系起來,這就是它們的關系中注入了豐厚的蘊意,十分耐人尋味。
意象派詩人反對直白、棄絕解釋,他們刻意追求意象的營造,主張在意象的營造中藏匿感情和哲理;因此,我們讀意象派的詩,常常感到詩味濃深,并產生一種發現“味外之旨”的快慰。
一首詩的所謂“味外之旨”,常常因為讀者的“選擇性”而產生多解現象。關于《暮志銘》,我想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其一:老樹已經老了,樹干空了,枝條少了……但他依然心懷愛情,所以他的枝條依然在“高處擺動”,并且“明亮”地閃光。這說明:只要心里充滿愛,他的靈魂中就會是一片綠色,永葆美妙青春,哪怕是垂暮老人也不例外。
其二正因為老人已經身臨遲暮,形象不雅,晚境悲涼,所以他才發出“愛情是一棵……年輕碧綠的柳樹”的感嘆。這說明:人越到老年,越是強烈地感到青春和愛情的可貴,越是強烈地留戀和懷想年輕時的愛情,正如艾米·洛厄爾所說:年輕時的愛情是“狂風搖撼的樹叢里……一盞銀色的燈籠。”(《日記》)
其三一棵柳樹老了,另一棵小樹卻在他的身旁成長起來;所以在“光禿禿的樹林邊”,永遠有“閃光的年輕碧綠的樹”——這就是愛情的力量。這說明:愛情可以使生命繁衍不息,可以使歷史長河滔滔不絕,可以使世界永遠憧憬未來,永無末日。
綜而言之,三個不同的角度都指向一個中心,即:熱烈地謳歌愛情的真諦。
一首只有五行的小詩,便營造出鮮明生動的意象,并藏蘊著精湛的哲理和美麗的感情,使景、理、情完美地統一于一爐,這樣的小詩怎能不讓人愛不釋手,讀了又讀?
上一篇:〔意大利〕但丁《在高高的山巒中間……》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羅馬尼亞〕奈古列斯庫《多瑙河的歌聲》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