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普希金《在自己祖國的蔚藍(lán)天空下》愛情詩鑒賞
〔俄—蘇〕 普希金
在自己祖國的蔚藍(lán)天空下
她受盡折磨,凋萎了……
終于香消玉殞了,真的,在我頭頂
閃過了那年輕的倩影;
我們已相隔不可逾越的天河,
毫無用處了,我往日的鐘情:
我從淡漠的口中聽到她的死訊,
我也淡漠地默不作聲。
可就是這個少女,使我愛得發(fā)狂,
我心底懷著多少緊張的苦痛,
千般的溫柔,萬般的相思,
甚至喪失了理智和血性!
而此刻,痛苦呢? 愛情呢? 啊,從我心靈中
對于輕信我的這可憐的幽靈,
對于一去不復(fù)返的甜蜜的記憶,
既找不到眼淚,也找不到反省。
(劉湛秋 譯)
《在自己祖國的蔚蘭天空下》是一首傷悼之作。詩中的少女是意大利姑娘
阿瑪麗亞·里茲尼屈,是1823年普希金被流放到南俄期間與她相識的。對這
位楚楚動人的異國女郎,詩人情有所鐘,頗多往來。1824年5月阿瑪麗亞·里茲尼屈離俄返國,兩人依依惜別,不料此別竟成永訣。1826年噩耗傳來,詩人驚悉伊人竟貧病交加,早逝于她的祖國。這首詩就是詩人聞訊后痛惜之情的自述。
昔日的情侶“香消玉殞了”,“那年青的倩影”“凋萎了”,詩人與她人間天上,“相隔不可逾越的天河”,從此永別。憶往昔,詩人愛她“愛得發(fā)狂”,為她“懷著多少緊張的苦痛,千般的溫柔,萬般的相思,甚至喪失了理智和血性”! 真是忘情忘我,如醉如癡,如癡若狂!這種激情的回憶至今猶深埋在詩人的心中,成為他永遠(yuǎn)的懷戀。但是人們對這個普通少女的命運是漠不關(guān)心的,所以“她的死訊”是“從淡漠的口中”說出的。“我也淡漠地默不作聲?!笔窃娙送蝗蛔兊脽o情無義了嗎?不,這是悲極而靜,內(nèi)心痛楚已極的異常表現(xiàn)?!罢也坏窖蹨I”,不是沒有眼淚,而是欲哭無淚;“找不到反省”,不是已經(jīng)忘卻,而是無語咽噎。若對伊人無情,詩人也就不會含淚寫作這首悼詩了。讓眼淚往心中暗流,把悲痛藏在心底深處,愛情永生不滅,哪怕情侶已經(jīng)人天永隔,這才是詩人真情之所在。
本詩寫得哀沉,平靜,應(yīng)是詩人寫于激情已過的稍晚時期。詩歌所反映的內(nèi)容則為我們認(rèn)識詩人生活提供了另一新的方面。
上一篇:〔俄—蘇〕丘特切夫《命數(shù)》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蒲寧《墓志銘》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