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嫁
[定義] 在特殊的語境中,說話者為了掩飾自己話語的本意,在話語未說完時故意岔斷或打斷并轉移到別的話題上,實現話語語義的轉移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岔轉。
[例釋] 根據移嫁的方式,可分為兩類:
(1)諧音轉移。借同音字巧妙地銜接上下文,實現話語語義的轉移。
例1:阿母:您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沒人侍候,行嗎?
關漢卿:還好,老太太。
(春娟下去了一下,又上來。秋燕端點心上來,與關漢卿相見各吃一驚。)
秋燕:哎呀,關——
春娟:關什么?(適輕風吹起窗簾)
秋燕:你關關窗子吧,春娟姐。(田漢《關漢卿》)
例1在權臣阿合馬府邸,秋燕與關漢卿突然相見,驚喜中秋燕差點兒喊出“關伯伯”,但她突然意識到春娟在場,這樣做會暴露兩人的關系,于是急忙煞住話尾,在春娟的追問下,改口為“關關窗子”。作為姓氏的“關”和表示動作的“關”是同音異義詞,在同音詞的掩護下,秋燕機智地轉移了話題,避免了可能會有的后果。
(2)順意轉移。根據當時所處的情境實現話語語義的轉移。
例2:周萍:你是誰?
魯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曹禺《雷雨》)
例3:宿舍管理員王阿姨是個原則性極強的人,晚歸的學生都在她那兒留下了大名。一次,某學生因去老師家談論文而晚歸,解釋了半天,王阿姨還是毫不留情地記下了她的名字,學生氣憤地說:“你也太——太講原則了!”她本來想說“太頑固”,但又怕惹怒王阿姨,所以改口。
例2當魯侍萍沖到周萍面前責問他憑什么打魯大海時,周萍反問她:“你是誰?”面對提問,魯侍萍下意識地差點兒脫口而出“我是你的媽”,但她猛然意識到在當時的情境中是不能說破自己的身份的,于是急忙剎住,將即將出口的“媽”字咽了下去,并緊承語境,順著上面的意思改口為“你打的這個人的媽”來掩飾自己的本意,凸顯出魯侍萍當時緊張、慌亂、痛苦的復雜心情。例3學生面對不知變通、只知死守原則的管理員,非常氣憤,本想說“太頑固”來表達她的憤激之情,但在當時情境下,只好將憤怒之辭改為較溫和的不易傷害人的情感的話語,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既將自己的不滿之情展現出來,又維護了管理員的臉面。
[辨析] 移嫁與跳脫。移嫁和跳脫格中的急收,都是話未說完就中斷了。區別是:
移嫁話語中斷后再接著說,語義發生了改變,與中斷前不一樣;急收話語中斷后不再接著說下去,未說完的語義讓聽者自己去領會。
移嫁和跳脫格中的突接,都是話語中斷后再續接上。區別是:
移嫁是通過諧音或順意的方式來續接被中斷的話語,續接的話語的語義與中斷前的語義雖然發生了改變,但卻是聯貫的;突接中續接的話語語義與中斷前的語義不相聯貫,中間沒有任何銜接的語詞,給人以突然的感覺,讓人摸不著頭腦。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移就」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