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枋得·慶全庵①桃花
尋得桃源②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釋】
①慶全庵:寺廟名。
②桃源:典出歐陽修的《桃花源記》。
賞析
元朝統(tǒng)一中國后,謝枋得隱于武夷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程文海薦宋臣二十二人給忽必烈,以謝枋得為首。謝枋得力辭不就。次年,忽必烈降旨相召,又不赴。這首詩即是在此期間所作,詩人將慶全庵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這里長期隱居。然而,一年過去了,又是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看著空中隨風(fēng)翻飛的桃花,詩人不禁感慨起來,他希望飄落的桃花可不要隨著流水漂出去,以免循蹤引來尋找桃花源的漁人。這里詩人并沒有直接描繪桃花盛景,而是借景抒情,以漁人來比喻元朝當(dāng)局,表達(dá)了自己希望遠(yuǎn)離塵世、隱居不仕的愿望。然而,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其老師再次薦舉,謝枋得以《卻聘書》謝絕。詩云:“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決不失志。”其氣節(jié)可見一斑。以致最后被福建行省強(qiáng)行送往大都,遂絕食而死。
上一篇:古詩《解縉·赤壁》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其二》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