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混
[定義] 胡范鑄在《幽默語言學》一書中提出雜混,后來高圣林又在《修辭學習》1999年第一期《一種幽默的雜混——兼與“襯跌”作比較》一文提出此格:“所謂雜混,就是在一連串說出的幾個人或事物中混入一個不同類的物或人。如果在雞蛋中加入鵝蛋、鴨蛋等,這還不叫雜混(而叫‘混蛋’),如果在它們當中再加入糊涂蛋,這就是雜混了。因為前面三種蛋同屬禽蛋類,而后面的‘糊涂蛋’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是用來罵人的,與前面的禽蛋不同類。”
從結(jié)構(gòu)上來說,雜混可以分為兩部分:鋪排語部分和混雜語部分。鋪排語說的是同一類的人或事物,列出的幾個人或事物的名稱是處于同一語義場中的,它們是同類事物的聚合,而混雜語說的則是與鋪排語不同的另類,是處于鋪排語語義場之外的。
從思維的角度看,雜混是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對立統(tǒng)一。鋪排語運用的求同思維,混雜語則是運用求異思維,來一個思維上的急轉(zhuǎn)彎,將聽話人由慣性引導的心理牽引到歧路上來。利用這種突變產(chǎn)生幽默的語用效果。
[例釋] 按其內(nèi)容,雜混可分為3類:
(1)人中混物。即在一連串說出的幾個人中混入一個物,這個物既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具體的事物。如:
例1:20世紀80年代末,社會上流傳著高價姑娘的擇偶標準:
臉孔漂亮似演員,
體格健壯似運動員,
學問淵博似研究員,
態(tài)度熱情似服務(wù)員,
銀行存款幾萬元。
在這個順口溜中,鋪排語“演員、運動員、研究員、服務(wù)員”說的是人的職業(yè)類型,而混雜語“幾萬元”則是指存款的數(shù)額。
(2)物中混人。即在一連串說出的幾個物中混入一個人。如:
例2:陜西有四怪:
房子半邊蓋,
烙餅像鍋蓋,
面條像褲帶,
陜西的姑娘不對外。
鋪排語“房子、烙餅、面條”屬于物,而混雜語“陜西的姑娘”則屬于人。
(3)物中混異物。即在一連串說出的幾個事物中混入另一個不同類別的事物。
例3:我們的干部如果沒有本事,像渤海二號的船長一樣,那么,今后問題就不僅是出在渤海,也可能出在黃海、出在東海、出在南海,也可能出在上海。(胡范鑄《幽默語言學》)
鋪排語“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屬于具體的海域,而混雜語“上海”則屬于城市專名。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擇喻」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約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