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解
[定義] 在語用環境中,故意不顧詞、語、句的原有意義,重返字面意義,以改變表意方向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奇解、曲解、諧解、套詞、返源、望文生義。
譚永祥《修辭新格》(增訂本)“運用詞匯、語法或修辭等手段,臨時賦予一個詞語以原來不曾有的新義,這種修辭手法叫‘別解’。”可參見。
[例釋] 按構成手段,別解可分3類。
(1)語音別解
例1:問 減負怎么還增加收費呢?
答 減去負數不是增加了嗎?
“減負”是減輕負擔的縮略語,按同音規則,“負擔”的“負”被置換為“負數”的“負”,置換后的“減負”成為減去負數的縮略語,因此有了例1“減負”的概念偷換。
(2)語義別解
例2:某企業宿舍樓分配,無官職的普通員工都分到頂樓和一樓,有人戲稱:“平民百姓頂天立地。”
例3:上班一不做,二不休:沒人干活,也沒人休假。
“頂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概雄偉豪邁。“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已經開始了,索性就干到底。(《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例2丟棄成語“頂天立地”的原有意義,以字面義別解,諷刺在權利平等方面,弱勢群體的利益得不到重視的現實。例3丟棄“一不做,二不休”的原有意義,以字面義別解,諷刺出勤不出力的工作狀態。別解后的語言單位都改變原初的表意方向。
(3)結構別解
例4:對兒子百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人稱孝子。
“孝子”,可以分析出兩種不同的結構:偏正結構和述賓結構。兩種不同的結構表示不同層級的語言單位:前者是詞匯單位,是合成詞;后者是短語。作為詞匯單位,“孝子”指孝順父母的兒子;作為短語,“孝子”指[父母]孝順兒子。例4別解“孝子”,修辭化地表現了父母的愛心超支。
[辨析1] 別解與錯會。見“錯會”條。
[辨析2] 別解與飛白。都含有在特定語境中對詞語采取其他解釋的特點。區別是:
別解,對表達者來說是自覺的修辭改造,故意用其他的解釋來偷換原有意義,造成一種諧趣的效果。如網絡流行語中將“可愛”的語義重建為“可憐沒人愛”,就是網蟲們自覺的修辭改造,用來揶揄那些“單身貴族”們。語義飛白,對表達者來說是不自覺地出錯,但記錄者或援用者的語義理解卻經歷了一個自覺還原的潛在過程,這個還原過程在文本中觀察不到。如沙葉新小說《告狀》寫一位名叫楊魯的孩子,告他父親楊慶的狀。楊魯極其認真地向父親所在工廠的黨委書記指控,說父親不讓兒子“游戲人間”,每天“畫地為牢”,要兒子“咬文嚼字”,稍不滿意,還要“入室操戈”。他聲稱父親打他總是“重于泰山”,不像母親打他“輕如鴻毛”。楊魯指責父親楊慶打得他“犬牙交錯”、“抱頭鼠竄”、“屁滾尿流”,并且表示“慶父不死,魯難不已”。孩子有限的言語經驗,使他不明白漢語成語具有大于字面意義的整體性特點,當他依靠成語的字面意義來進行表達時,制造了一連串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但這種錯誤表達,沒有產生負性接受。因為接受者的主體經驗,幫助他進行了瞬間的語義識別。從而使言語交際中的消極因素——錯誤表達,在接受環節轉化為積極的修辭效果。
[辨析3] 別解與詭諧。兩者都含有偷換詞義的特點。區別是:
(1)別解只是賦予詞語本來不曾有的新義;詭諧是將多義詞從意義A轉到意義B。
(2)別解只是詞語層面的;詭諧可以是詞語層面的,也可以是句子層面的。
[辨析4] 別解與巧綴。都利用語言單位的字面義。區別是:
(1)別解一般只限于對語詞的歪曲性解釋;巧綴的對象較廣,可以是語詞,也可以是事物或語詞所用的辭格。
(2)別解的再釋義到該語言單位的字面義為止;巧綴的再釋義從該語言單位的字面義開始,由該字面義進入新一輪的表達。就此而言,巧綴是別解的修辭延伸;別解是巧綴的修辭基礎。
例5: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過零丁洋》)
地名“惶恐灘”、“零丁洋”被別解為具有字面含義,在此基礎上,后續的“說惶恐”、“嘆零丁”增強了修辭意味。如果沒有“惶恐灘”、“零丁洋”的引導,單獨出現的“說惶恐”、“嘆零丁”將失去原句的修辭效果。
[辨析5] 別解與曲說。都偏離詞典釋義的再解釋。區別是:
(1)別解范圍小,限于對詞語的再解釋;曲說范圍較大,既有對詞語的再解釋,也有對事物的再解釋。
(2)別解只是對某一詞語曲解,不需要就勢說下去;曲說不僅別解,還要就勢說下去。
(3)別解的目標語義多是源語的字面意義;曲說是把源語曲解成另一個與之沒有聯系的事物,如把“密電碼”曲解成“電馬”。
(4)別解的目標語義(所指)與源語的字面義共有同一能指;曲說的目標語義(所指)與源語義不共有同一能指。
[辨析6] 別解與趣釋。都通過丟棄語言單位的固有義,以語用環境中的臨時義改變所釋詞、語、句的表意方向。離開語用環境,別解和趣釋的釋義都不能成立。區別是:
(1)別解丟棄語言單位的固有義,回到字面義;趣釋丟棄語言單位的固有義,重建臨時的修辭義。
(2)別解的字面義一般只有一種,因此是封閉性的;趣釋重建的修辭義不止一種,常因觀察角度不同而體現出修辭義的差異,因此是開放性的。
例6: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例7:婚姻是圍城。
例8:婚姻是套牢。
例9:婚姻是資產重組。
例10:婚姻是左手握住右手。
上例都偏離了“婚姻”的詞典釋義,但對“婚姻”的再釋義卻見仁見智,處于開放性的修辭義建構狀態。
(3)別解回到字面義,不一定需要釋義標記,形式上不一定納入“X是Y”的結構;趣釋的再釋義,通常有釋義標記,形式上多納入“X是Y”的結構。
[辨析7] 別解與偷換。都是源語義的修辭化轉移。區別是:
別解源語義的修辭化轉移路徑是源語義(整體義)→目標語義(字面義);偷換源語義的修辭化轉移路徑是源語義(自然語義X)→目標語義(自然語義Y)。即:別解的目標語義是源語的非自然語義;偷換的目標語義是源語的自然語義諸多義項中的一個。
[辨析8] 別解與移意,兩者都利用了話語含義的彈性。區別是:
別解是表達者自覺地賦予話語以偏離源語義的目標語義;移意是接受者不自覺地解構話語的源語義。
[辨析9] 別解與轉換。都有故意轉移源語表意方向的一面。區別是:
(1)別解是表達者不照著自然語義的意義公設去理解,從源語義轉向目標語義的過程不產生符號形式的變化;轉換是表達者利用詞語的語音和語義條件,從源語義轉向目標語義的過程可以產生符號形式的變化,如“轉換”條例1,也可以不產生符號形式的變化,如“轉換”條例2。
(2)別解重建的目標語義是源語義中不存在的義項;轉換重建的目標語義是源語義中存在的義項,但不是源語在給定語用環境中所要傳達的意義,如“轉換”條例2。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別稱」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病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