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列敘修辭手法
[定義]并列使用具有相同語法結構的語句敘述多件事情或說明多個事物的一種修辭方式。
陳介白《新著修辭學》(世界書局,1936)所用術語。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的語言單位并列在一起,也就是排比。敘述事件或說明事物的語言單位是分句、句子或句群。只是各語句分別陳述不同的事物,語法形式上表現為各分句或句子的主語、句群的話題語各不相同。因此,可以看作排比中的一個次類。
[例釋]
例1:孫悟空機靈狡猾,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和尚憨厚耿直。
例2:春季,萬物復蘇,給人希望;夏季,氣候溫暖,給人活力;秋季,作物成熟,給人收獲;冬季,瑞雪飄飛,給人潔凈。
例3:學習委員出國留學,文娛委員南下打工,生活委員進京讀研了。
例1中三個分句語法結構相同,都是“主語+謂語”,分別說明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個人物的特點,并列在一起。例2由四個結構相同(“主語+謂語”)的分句組成,分別說明對春、夏、秋、冬四季的認識。例3中的三個分句結構相同(“主語+謂語”),敘述了三個人的不同活動。這些例子在分別陳述不同的事物時,把多個結構相同的語句連續排列一起,增強了語勢。
汪國勝、吳振國、李宇明《漢語辭格大全》(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列敘”后[說明]:“從所論及的現象看,列敘大體相當于‘排比’。”
上一篇:什么是冷語修辭手法
下一篇:什么是挪用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