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顧易生孫克強
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羅帶。
李端
拜月之俗,由來已久。月亮因其圓缺明暗的變化使人產生神秘感;又因其銀輝光潔常照人間,使人產生了許多期望和寄托。唐代拜月之風在婦女中十分流行。宮廷有,民間亦有。這首小詞即描寫了一個閨中少女拜月的片段,言少情多,韻味無窮。
首句,少女似本無拜月之意。然開簾一見新月,便勾起許多心頭之事。閨中女子或出于環境壓力,或出于本性羞怯,平日只能把許多言語、許多情愫、許多期望埋在心底。此時,當看到高懸空中的一彎新月,滿腹話兒從心中涌出。正像《拜月亭》中的王瑞蘭唱的:“心事悠悠憑誰說,只除向金鼎焚龍麝,與你殷勤參拜遙天月,此意也無別。”與王瑞蘭不同的是,這個少女既不焚香,亦不講什么儀式。即便在階前拜了起來。“即便”二字把她急切的神態刻畫了出來。唯其急切,正見其心事之重,祈望之切。人物的心理活動躍然紙上。
“細語”二字維妙維肖地狀出了少女嬌羞之態。輕柔的細語,使人似乎看到月光之下嬌弱的倩影,使人憐惜,使人神往。少女心事只訴之于月,本不欲人聞,故自言自語,細聲細語。“人不聞”更顯韻味悠長。作者有意不予道出,道出反失之淺露,只將其虔誠純真傳神地表達出來,讓讀者去體味,去會心。這樣詩情才更醇,韻味才更濃。“北風吹羅帶”一句寫得空靈灑脫,看似閑筆,實則像電影中的空鏡頭,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使人的感受延續,情思綿長,有余音裊裊而不絕之效。后人評曰:“末句無緊要自好。”(《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引郭彥深評語)
詞人手法高妙,舉重若輕,看似蜻蜓點水,拂光掠影,實則苦心經營,一字千鈞。特別是后兩句“含不盡之態于十字之中,可謂善說情者。”(同上,引江若鏡評語)宋人嚴羽在其《滄浪詩話》中贊盛唐詩人之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李端這首小詞也頗具這種特點。
上一篇:劉寒雁《勸君酒莫辭,花落拋舊枝》原文|鑒賞
下一篇:白廣明《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籠桂,虛弓未引弦》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