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慶振軒
此時模樣,算來似,秋天月。無一事,堪惆悵。須圓缺。穿窗牖,人寂靜,滿面蟾光如雪。照淚痕何似,兩眉雙結。
曉樓鐘動,執纖手,看看別。移銀燭,偎身泣,聲哽噎。家私事,頻付囑。上馬臨行說:“長思憶,莫負少年時節?!?/p>
全詞從男子方面著眼,追憶離別,描寫與妻子離別時的情景。上片寫景,景中有情。“此時模樣,算來似,秋天月?!苯柙卤热恕G镌卤逵駶?,斯人冰肌玉骨,豐神高潔。秋月圓滿,人事亦圓滿。詞人為自己有一個萬般可人的妻子由衷地滿足,無限舒心地寫道“無一事,堪惆悵”。然而轉念一想,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人有歡會相聚,也有短暫離別。一輪圓月“須圓缺”,那缺憾是難以避免的。詞筆至此一轉,由萬事可人寫到人生之有缺憾。但一點之后,迅即宕開,依舊寫月?!按┐半?,人寂靜,滿面蟾光如雪。”月華如銀穿過窗欞,那一懷心事的斯人,在月光的映照之下,更顯得楚楚動人。夜深人靜,萬籟無聲,細心的丈夫終于發現妻子并未入睡?!罢諟I痕何似,兩眉雙結?!逼拮用嫔蠝I光瑩瑩,愁眉緊鎖。斯人所悲何事呢?詞人沒有告訴我們。這首詞上片純是寫景,卻把人引入了一個離別前的特定氛圍之中。離別前夜,丈夫守著妻子,思前想后;妻子合眼裝睡,然而那惜別的淚珠卻告訴了她心中的秘密。是啊,她們的夫妻生活是美滿幸福的,“無一事,堪惆悵”,但也正因為如此,分別就更令人魂痛腸斷。所以上片的描寫可以說是語語寫景,但情已動人。
下片寫清晨分別。“曉樓鐘動,執纖手,看看別”。分別的時刻終于到了,丈夫拉著妻子的手,依依惜別?!翱纯础?,即刻、馬上之意?!耙沏y燭,偎身泣,聲哽噎”,那多情的妻子,移過銀燭,細照親人顏面,再整離人衣衫,終于忍不住心中的悲傷,依偎在丈夫的胸前,哽噎抽泣起來。幾句詞將臨別之苦躍然紙上,使人如聞如見。在臨別之時“家私事,頻付囑”。妻子把家事私事,各項事情,千叮嚀,萬囑咐,表現出對丈夫的無限關切體貼之意?!吧像R臨行說:‘長思憶,莫負少年時節?!闭煞蚺R上馬,她將回未回之際,又連連叮囑:你我夫妻恩愛,別后要將夫妻情分銘刻心中。愿君早日回還,莫辜負了青春歲月。這幾句一步三回頭繪形繪色的描述,將一對恩愛夫妻之間難舍難分的心理表現得十分細膩深入。
這首詞顯見不是出自民間的作品?!捌滢o詠調名本意,文理、葉韻毫不粗率?!?《全原文|·箋評》)已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如上片比興手法的運用,以“秋天月”喻人比事,更能引起讀者浮想聯翩,很容易令人聯想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詞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泵髟麓舻那榫埃瑯右擦钊讼肫鹉恰稗D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的妙句。只是蘇詞超曠真率,此詞纏綿含蓄而已。下片寫離人情態,堪描堪畫,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結句寫離人心理,又極真切動人?!度膢·箋評》指出:“北宋柳永詞之用調、遣詞、造境都此一類。”所說極是。但此詞之影響又不止限于柳、周諸人。請看歷來為人稱贊的牛希濟《生查子》一詞: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兩相對照,可知其藝術構思如出一轍,均由月映清淚惜離別,寫到臨行頻頻相囑咐。雖然有中調、小令之區分,有文雅、通俗之區別。如兩詞之尾句,均為情語切切,然《別仙子》一詞純為口語,語盡意盡,惜少含蓄?!渡樽印芬辉~結句則由人而及羅裙,由羅裙而及芳草,憐草正所謂愛人。天涯芳草處處有,此情則無不在矣。雖為比興之慣用手法,然幾度轉折,更顯情味無窮。不明言相思,而更覺相思情深刻骨銘心。盡管如此,《別仙子》一詞之成就卻并非能為后人后來居上而淹沒的。
上一篇:郭政《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原文|鑒賞
下一篇:劉寒雁《勸君酒莫辭,花落拋舊枝》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