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吉馀
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閆選
這是一首寫閨愁的小詞。湯顯祖在其評本《花間集》中說:“平聲絕句以入樂府者,非《楊柳枝》、《竹枝》,即《八拍蠻》也?!憋@祖此言,似只是就聲律而發(fā),細讀此詞,畢竟與絕句韻致有別,確是詞作無疑,不可以絕句視之。
前二句寫女主人公的“愁”與“淚”對其妝飾的破壞。黛,青黑色顏料,古時婦女用以畫眉。煙,煙熏所積的黑灰,在此指眉上所敷的黛色。慘,通“黲”,指顏色黯淡。二句大意為:愁眉緊鎖,使得畫眉之黛色顯得黯淡;淚水飄零于臉上,脂粉無法抹勻。粉黛梳妝,本是女子最駕輕就熟和樂此不疲的事,但由于愁與淚的干擾,卻使女主人公不能很好地梳妝。說是愁淚所致,實際是寫閨愁使人無心于此,從而寫出女主人公心緒之欠佳。這樣的處理,要比直接寫來顯得形象、具體。后二句是為前二句之表現探尋所以如此的原因。第三句的“緣底事”故設一問,然后在第四句作答。設問、作答,本是詩文常用之法,但此處之問答的處理,有其巧妙之處:問,不是他人向女主人公發(fā)問,而是女主人公向“憔悴”發(fā)問,一股對鏡自憐的孤獨之感便隱隱表現出來了;而“憔悴”本身自不會答,女主人公又并不代答,卻借他人之口答道“不宜春”。這樣的回答,從他人之口而出,這本身就帶有了隔靴搔癢之嫌。同時,詞中言“遇人”,不言“問人”、“求人”,帶有隨便聽聽的漠然意味。“推”,推算、推測,也帶有不確定色彩。也可以是“推托”、“推諉”。詞中用這樣的手法,曲折表示“憔悴”并非由“不宜春”所致。這兩句具有后來的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詞中所寫“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的藝術效果。
閨愁詩,古來不少,閆選此作中的人物有其特色。試以閆選之前的名詩人王昌齡《閨怨》和閆選之后的名詞人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為例,進行一點簡單的比較。王詩中的女主人公明明心中思念著去“覓封侯”的“夫婿”,但卻強作寬心,還要“春日凝妝上翠樓”,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人物形象活潑開朗。清照詞中的女主人公(即詞人自己)由于思念丈夫而懶于梳妝,她“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人物形象清醒冷靜。而閆選筆下的女主人公則既無王詩中人物的開朗,又非李詞中人物的清醒,而是欲妝不能,且不知自己到底為了什么竟弄得如此憔悴,她的形象是迷惘癡迷,這樣的形象在閨怨詩中并不多見,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上一篇:胡懿安《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原文|鑒賞
下一篇:郭政《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