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車駕言邁》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①。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②。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③以為寶。
【注釋】
這是一首思考生命真諦,表達對如何度過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看法的作品,出自《古詩十九首》,作者不詳。回:轉。言:語氣助詞。邁:喻聲音悠長。
①涉長道:一作“歷長道”。
②早:指盛時。
③榮名:美名。
【大意】
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遙遠的路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風吹生了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之物,像草之榮生,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長各有不同,由盛而衰皆相同,因而處身立業須即時把握光陰。
人之生命脆弱,不如金石堅固,即使長壽也有盡期,難以長久下去。
生命會急遽地衰老死亡,應時刻自省,保持美名。
【賞析】
這是一首哲理詩,卻并不枯索,只因其中飽含真情。思想貼近生活,自然可親可愛,不會有疏離之感。
讀罷此詩,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的是一輛車,這是此詩整個思想世界的原點,由點引出線——一條長路,由線引出面——一片曠野,蒼茫而凄清。蒼茫曠遠的曠野中有“草”在“搖”,那是風吹拂的結果。東風拂動,青草搖曳,這是春的信號。
記憶真的不是一個好東西,多少憂愁因它而起。若無記憶,看到這美好的一幕,又有誰會想起上一個秋天那枯黃衰敗的景象?若不記得那些枯枝敗葉,又如何會產生那令人憂愁的對生命的思考?思考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草木有盛有衰,人生也是如此,長久的生命不可求,長久的聲名卻能夠獲得。既如此,那就在生命中最好的時刻留下最美好的名聲吧!
【拓展】
唐代孟郊曾作《勸學》,也對如何度過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發表了看法。全詩如下: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上一篇:《古從軍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垓下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