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頌·玄鳥》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①。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②。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③。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④。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⑤。
四海來假,來假⑥祁祁。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⑦。
【注釋】
這是宋君祭祀殷代祖先武丁的一首樂歌,見于《詩經(jīng)》。玄鳥:黑色燕子。
①宅:居住。芒芒:同“茫茫”。
②正(zhēng):同“征”。方:遍,普。
③奄:包括。九有:九州。傳說禹劃天下為九州島島。《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南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
④旗(qí):古時一種旗幟,上畫龍形,竿頭系銅鈴。乘(shèng):四馬一車為乘。糦:同“饎”,酒食。
⑤邦畿(jī):封畿,疆界。肇域四海:始擁有四海之疆域。四海,《爾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為“四海”。或釋“肇”為“兆”,兆域,即疆域。
⑥來假(gé):來朝。
⑦何(hè):通“荷”,承擔。
【大意】
天帝發(fā)令給玄鳥,生契建商降人間,住在寬廣的殷地。
從前天帝命成湯,征伐天下安四方。
昭告部落各首領(lǐng),九州土地商占領(lǐng)。
商朝子孫承遺志,承受天命不懈怠,武丁中興最稱賢。
武丁確是好君主,成湯遺業(yè)能承擔。
龍旗大車有十乘,貢獻糧食常載滿。
千里江山真遼闊,百姓居處得平安,四海疆域至極遠。
四夷八荒來朝謁,車水馬龍各爭先。
景山外圍大河流,殷受天命人稱善,祥瑞福祿占齊全。
【賞析】
人們常說:“得江山易,守江山難。”由此看來,能在守住江山的基礎(chǔ)上中興祖宗的基業(yè),更是難上加難。那么,對于能夠守江山的中興之主,后世也會絲毫不吝惜溢美之詞地進行稱頌。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武丁中興幾百年后的宋國國君是如何歌頌這位中興的祖先的吧!
神圣的祖先誕生和偉大的商湯立國,對于作為殷商遺民的宋君來說當然是值得稱頌的一段歷史,但其目的卻并不在此,其目的是為了襯托武丁中興的大業(yè)。以先王的不朽功業(yè)與武丁之中興事業(yè)相比,武丁中興之功績則更顯盛美。
“宅殷土芒芒”、“邦畿千里”既有虛指,又有實寫,狀出了殷商地域之廣袤。在如此廣袤的基業(yè)上,武丁是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呢?
以征伐四方開始實在是建功立業(yè)的不二選擇。當時的場面一定頗為浩大,但宋君卻并不說這些,他更加關(guān)注的是結(jié)果——四夷來歸,疆域至廣。至此,讀者一定會想,武丁對于為開拓疆域而發(fā)動的這些戰(zhàn)爭,一定是指揮若定、手到擒來,當真是一代雄主!
武丁的偉大似乎并不止于軍事,在經(jīng)濟和政治方面也頗有建樹。糧食滿載而來,四方百姓平安,這寫的都是經(jīng)濟穩(wěn)固、政治清明的景象。有如此優(yōu)秀的君主,整個國家被祥瑞福祿籠罩也就不足為奇了!
【拓展】
關(guān)于“玄鳥生商”,有這么一段傳說。
據(jù)說,帝嚳的次妃簡狄和另外兩名女子曾到河中洗浴。見有人來,鳥兒紛紛飛走,卻唯獨有一只燕子迎著三人來到了河面上。燕子盤旋數(shù)次,下了一只卵,便飛走了。正在戲水的簡狄沒有留意,誤吞這只燕卵。回去后,簡狄就有了身孕。十月后,生下一子,取名為契。
契長大后,非常聰敏,帝舜便命令他去幫助大禹治水。治水成功后,帝舜封其為司徒,并把商地分封給他。契帶領(lǐng)族人在此繁衍、發(fā)展,最終形成了后來的商部族。
上一篇:《去者日以疏》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