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①,竟夕②起相思。
滅燭憐③光滿,披衣覺露滋④。
不堪盈⑤手贈,還寢夢佳期。
【注釋】
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方親人的作品,張九齡作。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唐代賢相,有《曲江集》傳世。
①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
②竟夕:一整夜。
③憐:愛。
④滋:濕潤。
⑤盈:滿。
【大意】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賞析】
明月勾起游子的思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每當看到一輪明月自海上升起,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遠方的親人,這明月就是一面鏡子,映出那邊的親人,傳達這邊的思念。此時此刻,遠方的親人必定也在凝視明月,如游子一樣,期望一解思念之苦。
從月出東斗直到月落烏啼,是一段很長的時間,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親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漫漫長夜,皎皎月光,勾人相思,卻思而不得,明月即使無辜,也不得不承受思念之人的“怨”。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許是怪屋里燭光太耀眼,于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么明亮。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風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
相思不眠之際,沒有什么可以相贈,只有滿手的月光。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
【拓展】
唐代李白曾作《靜夜思》,也是睹月思鄉之佳作。全詩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上一篇:《無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望海潮·東南形勝》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