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貴人。
倏看雙鳥下,已負百年身。
江清風偃木,霜落雁橫空。
若個丹青里,猶須著此翁。
----陳師道
這兩首五絕,作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當時作者任潁州州學教授。《春江秋野圖》,為宗室某所作,(作者自注云:“宗室所畫。”)秦少游(觀)有題圖詩,作者依韻奉和。
第一首是為作圖者寫的。前兩句:“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貴人。”表明作圖的宗室,翰墨中早有功名,如今雖然力求超塵脫俗,但畢竟是江山中的富貴之人。他長期處在宮禁之中,過膩了富貴的生活,所以追求魚鳥之樂,想求得一些山林清趣。視功名如脫屣。這種心情原是可以理解的。三四兩句:“倏看雙鳥下,已負百年身。”仍從宗室某著筆,說明他有志與魚鳥同游,陡然看到一雙白鳥,飛下清江,如此自由自在,因此惋惜自己抽身不早,此時雖已覺悟,卻已有“辜負百年身”的感嘆了。“百年身”,語本杜甫詩:“長為萬里客,有愧百年身。”
第二首以規誡少游為主。首句“江清風偃木”點秋野之景: 江水澄清,秋風偃木。次句“霜落雁橫空”寫秋空之景,北雁橫空,寒霜遍野。時已深秋,是雁叫西風的時候,也是志士奮發有為的時候。古時候,人們到了秋季,常有“美人遲暮”之感,所以特別珍惜時光。三四兩句:“若個丹青里,猶須著此翁。”意思是說: 在這樣的畫圖里,還須放著個漁翁做什么?這是針對秦少游的原作寫的。少游詩說:“請君添小艇,畫我作漁翁。”作者以為少游這樣的詩句,說是戲筆則可,如果真有此情,你秦少游正當壯年,就覺有點不相稱。憑你的才華,正該有所建樹,說是要和漁樵為侶,未免過早了一些。你和作圖的宗室,是境地不同,經歷不同,他久在樊籠,所以想回返自然,享受點魚鳥之樂。你卻應當珍惜年華,如果扮個漁翁,乘上小艇,同樣是辜負百年之身,但在意義上和宗室某的“已負百年身”,是迥然不同了。
這兩首小詩立意很高,妙在隱而不露,意象深沉。對作圖者,則嘉其能在富貴中力求超脫,能不貪權勢,而與魚鳥為友。對友人秦少游,則殷殷勸告,希望他以用世為志,不負華年,不必如樵父漁翁,醉心于追求閑適之樂,而致無益于世,平白地辜負了此生。
上一篇:米芾《垂虹亭》賞析
下一篇:陳師道《春懷示鄰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