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記江南夜景《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后,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有一次,他在旅途中,乘船經過古代交通要道姑蘇的楓橋,因天色已晚,便泊船岸邊宿夜。
時令已是秋天,夜深了,孤身一人的張繼睡不著覺,此時此刻,月亮已經西沉,偶爾,被驚醒的烏鴉發出幾聲啼叫;霜華漫天蓋地,寒意浸人。唯有那岸邊黑黝黝的江楓和遠遠幾處明滅的漁火,陪伴著他這個心懷旅愁的孤舟之客,度過寂靜的夜晚。
突然間,岸上的寒山寺響起了洪亮的半夜鐘聲,那聲音在張繼的船上回旋,多么悠揚、多么清新……
這半夜鐘聲給予了張繼無比鮮明的印象,特別強烈的感受,他的創作靈感頓時勃發了,一首永世流傳的名詩《楓橋夜泊》從他口中吟誦了出來: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這首詩中,詩人張繼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這是一首詩味雋永、意境幽遠的著名詩篇。從靜謐中傳來的山寺鐘聲,使詩人心中難以平靜。“夜半鐘聲”是神來之筆,寫得富有詩味,使詩的意境顯得非常幽美。
上一篇:岑參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下一篇:李商隱贊美黃昏寫《樂游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