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民族特色的《竹枝詞》
劉禹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他的詩各體均擅,多反映時事政治及懷古感興之作。題材廣闊,感情充沛,流暢自然。既富銳意進取精神,又具雋永哲理意味。剛健豪宕,雄渾老蒼,故有“詩豪”之稱。
那時,劉禹錫因與柳宗元等參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活動,被貶為朗州司馬,他在貶謫生涯中,長住在巴山楚水一帶,他是個不甘心寂寞的人,在朗州十年間,常常吟誦詩歌,保持著樂觀情緒。
貶謫生活使劉禹錫和人民生活更加接近。朗州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喜歡唱民歌。劉禹錫作為一個小官,從不計較自己的身份,常常參加民間的歌吟活動,還常常幫彝族百姓寫通俗的歌詞,這些民歌歌詞可能當時在民間流傳,沒有用書面記錄下來,所以已經(jīng)失傳。
但是從那時開始,劉禹錫對民歌發(fā)生了興趣。他認為民歌里有一種熱愛生活的真實感情,語言樸素,于是就在民歌中吸收了這些特色。后來,劉禹錫到了夔州。夔州在四川的東部,那里流行一種《竹枝詞》,是一種跟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的民歌。每逢節(jié)日,當?shù)乩习傩斩即抵炎樱弥娜ペs節(jié)。在集會中,男女青年載歌載舞,唱著《竹枝》,比賽誰唱得最多,唱得最好。
劉禹錫未必完全懂得當?shù)胤窖裕求w味到這種民歌抑揚頓挫、情致婉轉,比他在朗州聽到的更有特色。
有一天,劉禹錫來到楊柳婀娜多姿、綠若碧玉的江畔,江中的流水水波不興,平得像一面大鏡子,風景實在美極了。如畫美景,正是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這時候,一對年輕的戀人,男的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女的呢?既不見人,又沒有聲音。或許她正悄悄地躲藏在濃密的樹蔭下,全神貫注地聽那男青年唱歌,那男青年正是她的心上人。女子一邊聽心上人唱歌,一邊抬頭望天,只見天上西邊出太陽,而東邊卻在下雨。
同一時候,天上有晴有雨,初戀的姑娘望著這長江上游常有的自然景觀,心中不禁涌出對心上人感情是否真切的猜想:他的心也好像這天氣一樣難以捉摸,不知他對我到底是無情還是有情。
于是,詩人劉禹錫以這個女子的身份,模仿民歌調子,把見聞和感想進行藝術加工,揮筆寫了一首《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以一男子在江岸上唱歌起舞,為他的女朋友送行構造意境,表達了一種迷離含蓄的感情。
“無晴”“有晴”與“無情”“有情”諧音。全詩觀一時間不同地點陰晴不定的自然景象,表達了男女相戀中那種撲朔迷離、朦朧含蓄的感情。
上一篇:孟郊考中作《登科后》
下一篇:岑參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