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振甫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揚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這首詩從詞句看,是寫一位待嫁姑娘,因得不到結婚的好消息而失望歸去。骨子里是向令狐绹告別的詩,還在向绹陳情,請他推薦自己進翰林院,因得不到好消息,只好到西南去作幕僚。首聯寫待嫁姑娘在準備嫁妝。她選擇名貴的鳳尾紋的香羅,把幾重薄薄的香羅疊起來,夜深時還在縫制圓頂的結婚帳子。她還裁制圓月樣的團扇,卻難掩她的嬌羞。她在房里聽見她想望的人車子發出輕雷樣的聲音,可是他不來看她,一語未通。三聯進一步寫她的失望:“曾是寂寞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她等這個人來,不是現在才開始,曾經是在房里寂寞地等著,等到蠟燭燒完了。“金燼暗”,燭花的火也滅了,也沒有來,這次還是那樣。斷定沒有好消息來了。“石榴紅”,《梁書·扶南國》用石榴花釀的酒稱“石榴紅”,喻合歡。無“石榴紅”,即沒有合歡佳期,沒有婚期。末聯:“斑騅”,蒼白雜毛的馬。“只系垂楊岸”,只拴在岸旁的垂楊樹上。“何處西南待好風”,等好風來時,就要騎馬到西南哪兒去了。既然沒有婚期的好消息,只好走了。
這首詩的真意在末聯點明。在《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里,點明是在851年寫的。這年陰歷七月,柳仲郢任東川節度使(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請李商隱去做節度書記。商隱當時住在令狐绹家里,寫這兩首詩給绹,說一直在等绹的好消息,即推薦他入翰林院的消息。斷定沒有好消息了,這才只能投靠柳仲郢,到西南去了。垂楊指柳。“何處西南”即指去東川節度使幕府。首聯把自己比作待嫁的姑娘,含有姑娘的高貴和心靈手巧,準備進翰林院。次聯寫狐绹不去看他。三聯寫她等绹的好消息沒有,末聯只好去投靠柳仲郢了。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一)
下一篇: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