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誕生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1。
倚遍欄桿,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2歸來路。
——李清照·點絳唇
完全讀懂名句
1、催花雨:摧殘花卉凋謝的春雨。2、望斷:眺望遠方盡頭。
良人遠離,閨中寂寞,寸寸柔腸懷著千縷愁思。想要惜春,春卻已去,只留下點點春雨摧殘花蕊。
一再登樓倚欄,卻是心意闌珊。良人究竟在哪里?我癡癡眺望遠方來路,只見枯草連天。
名句的故事
《點絳唇》是一首閨怨詞,寫于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分離之后。李清照于新婚隔年即因為政治上的黨爭問題受到沖擊,李父與公公趙挺之敵對,且因此遭免職,為此李清照對公公極為不滿。過了五年,公公過世,又因為政治誣陷使得夫婿趙明誠株連入獄,幸而不久因證據不足而釋放,但也因此,夫妻倆離開了繁華的京城,退居青州,展開收集金石書畫的研究。一直到結婚20年左右,趙明誠才又接受官宦任職,但此時已是北宋末年徽宗在位,距離金兵南下的時間不遠了。《點絳唇》約略作于這個時期,是李清照尚未南渡前所寫的。
《點絳唇》述說李清照每天等候著良人歸來,既懷抱期望,也品飲許多等不著的辛酸,失落與渴望團團相纏,讓整篇詞充滿怨言與傷心。作者于首句破題,明了點出深閨寂寞之濃愁,且以惜春、春雨之摧殘來影射自己獨處深閨、年華漸漸逝去之樣態。從“惜春春去”、“倚遍欄桿”到“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整個意象,似借鏡于韋莊《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韋莊寫的也是暮春時節,眺望遠方芳草路等候歸人。而李清照添入“柔腸一寸愁千縷”,意象更為豐富、強烈,不僅柔腸已寸寸斷裂,且一寸之中又有愁思千縷,可見詞人內心是多么闌珊、抑郁,故而成為后世形容閨怨之經典名句。
歷久彌新說名句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以“腸”來比擬綿綿不絕的相思,類似的方式相當多,如李白《春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李白以肝腸寸斷的方式來形容殷殷切切等候丈夫歸來的婦女。溫庭筠《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也說等候人歸的心聲,望著眼前來往的眾多船帆,卻沒有一艘載著我等待的人,看著夕陽西下,沙洲上的白蘋花隨風搖曳,令人斷腸。元曲作家庾吉甫:“大都來一種相思,柔腸萬縷。”用以說明相思之濃稠、綿延。
以“腸”為成語的句子也不少,如“柔腸百結”、“柔腸百轉”形容情思纏綿、無法排解;“柔腸寸斷”、“肝腸寸斷”都是形容悲傷到極點。在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文中,曾經言:“我以為:一條河的走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百轉柔腸;船撐得好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葉扁舟,去留由己的小情小趣;住慣都市不解季節變遷,還是遠離塵囂不食人間煙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還保有一顆對自然的敏感之心。”徐志摩此處所用的百轉柔腸是雙關義,一方面來形容河流蜿蜒不絕之姿,一方面他也是以河喻人,認為外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持有一顆多感、柔情的心。
上一篇:《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名句鑒賞
下一篇:《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