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嘏《七律·聞笛》千家詩賞析
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一〕,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云橫碧落〔二〕,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三〕,賦就一篇懷馬融〔四〕。
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
〔一〕畫樓:裝飾精美的樓。
〔二〕響遏行云:《列子·湯問》:“(秦青)撫節悲歌,聲震林木,響遏行云。”形容笛聲響徹云霄,阻擋住了流動的云彩。遏,阻止。
〔三〕三弄:三支曲子。弄,樂曲稱作弄。桓子:指東晉桓伊,善音樂。據《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聽說桓伊善吹笛,而不相識。王在船中,適逢桓在岸上,就請為他吹笛。桓伊就下車,據胡床,為做三調,吹畢上車而去。兩人不作一言。相傳《梅花三弄》就是依據他的“三調”改編的。
〔四〕馬融:東漢人,字季長,才學博洽,善鼓琴,好吹笛,著有《長笛賦》。
【點評】本詩不見于《全唐詩》趙嘏集中,《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卷十八署名劉后村,但也不見于《后村居士詩》,《全宋詩》未收,作者待考。這首詩用擬人、夸張、通感、典故等多種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聽笛的音樂感受,贊揚吹笛人技藝高超。
上一篇:杜甫《七律·與朱山人》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劉克莊《七律·冬景》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