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無名氏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與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
這首“敦煌曲子詞”,是一首失戀者之怨歌,或一首民間“怨婦詞”。僅僅指出“怨”意不夠,還須體味詞中含蘊的那一份癡情,須看到女主人公對“負心人”尚未心死。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二句寫景而兼比興。它有兩重象征意味。首先,對于失戀(或被棄)的女主人公,那一輪燦爛耀眼如銀的明月,會勾起美好的往日之記憶。也許過去正是在這同一明月之下,她與那位男子締約,相好來著。然而曾幾何時,這段愛情就因為對方的負心而產生了危機。所以,這一輪圓月又有反襯人的離分,即象征愛情危機的作用。
從這兩句到下兩句中有個跳躍,形成一處空白,這就是夜闌天變,月被云遮,晦暗不明,所以有下文呼風驅散“月邊云”之語。詞中女子似未覺到風起正是天變云生的征兆,反而寄厚望于風,求它“與奴吹散月邊云”,癡態可掬。其所以這樣,是因為她急于讓明月“照見負心人”。然而“照見”又如何,卻不更說,意極含混,卻能啟發讀者尋思。也許是想借明月之光對不忠實者昭示鑒戒?也許是希望他良心發現?也許是希望他在這一時刻即出現在自己的面前?總之是未能忘情之語,癡之至也。否則,“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衛風·氓》),“不干就不干,不干撕照片”,來個“一刀兩斷”豈不干脆?!奥犜捖牱丛挘膼劢性┘摇薄<词沽R對方為“負心人”,也未必是決絕語,反而見出自己的未能忘情。否則,直斥為“氓”,多少冷淡。
可見此詞之妙,全在將俗語所謂“癡心女子負心漢”作了藝術的表現,且寫得很有特色。韋莊詞寫女子相思情癡云:“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思帝鄉》)也許此詞女主人公當初與那人結好,正是出于自由之意志,故即使出現了被無情而棄的情況,亦不能翻然悔悟,以至“為伊消得人憔悴”也。
此詞表現手法之妙,在于將戀愛變故情事與一個風云變幻的月夜密合,由女主人公口吻道出,情景渾然一體。而口語化的語言,又為詞作增添了活潑生動的情致。
上一篇:施肩吾《望夫詞》精品詩詞解讀
下一篇:無名氏《醉公子》精品詩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