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堂成》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
背郭堂成蔭白茅①,緣江路熟俯青郊②。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④。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⑤。
【注釋】
①背郭,背靠城郭。草堂在成都城西,故云。蔭,覆蓋。白茅,茅草的一種,又叫絲茅草,可用作蓋屋的材料。蔭白茅,指屋頂用白茅覆蓋。所以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說:“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②緣江,沿江。江,指浣花溪。俯青郊,俯視暮春青綠的郊野。說明草堂地勢較高。③二句寫草堂周圍竹木繁茂。榿(qī),一種落葉喬木。礙日,擋住陽光。吟風葉,風吹樹葉發出的聲響,猶如吟唱一般動聽。籠竹,指慈竹。煙,指竹林間彌漫的霧靄。④暫止,暫時棲止。將,攜帶。數子,幾只雛鳥。語燕,燕子呢喃作語。定新巢,筑新巢。⑤揚雄,西漢蜀郡成都人,其宅在成都少城西南隅,因其曾在此閉門著《太玄經》,故又名“草玄堂”。當時人多攀附權貴,而揚雄卻淡泊自守,專心著述,別人嘲笑他,他便作《解嘲》予以回答。成都是揚雄的老家,而杜甫是流寓在此,并不想久居,所以旁人把草堂比作揚雄宅是“錯比”。旁人不了解杜甫只是暫住的心思,他也不想表白,所以也就懶得像揚雄那樣作《解嘲》了。
【評析】
上元元年(760)暮春,依靠親友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堂成,即指草堂落成。說是“堂成”,這時只是主要部分落成。后來杜甫在《寄題江外草堂》中說:“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草堂完全建成則在寶應元年(762)。草堂遺址,今已建成杜甫草堂博物館。此詩寫草堂初成,環境清幽安靜,結束了多年的流離生活,流露出多年少有的愉悅心情。其中“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亦興亦比,十分貼切地表達了詩人此時的心境。
上一篇:杜甫《蜀相》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