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選二)①》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
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②,春光懶困倚微風③。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④?
【注釋】
①江,即流經草堂的浣花溪。獨步,杜甫往訪南鄰酒伴未遇,故獨自沿江信步,尋花賞景。②黃師塔,指一黃姓僧人的墓塔。蜀人稱僧侶為師,稱其所葬之墓塔為“師塔”。東,向東流。③這句是說春光使人慵懶困倦,所以在微風中少憩。倚微風,臨微風。④二句謂無主的桃花爛漫盛開,使人目不暇接,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愛淺紅色的呢?
【評析】
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浣花溪畔作。七絕句為一個整體,均以詠花為主要內容,描寫了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色,表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美好境界的熱愛和向往;同時又在惱花、怕春,即以喜景兼寓悲情。作者采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以不同“鏡頭”拍攝了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從中亦能看出杜甫此時悲喜交加、孤獨無助的情懷。此組詩多用方言俗語以翻新,通俗新穎,生動活潑。這里選的是第五、六兩首。第五首是寫黃師塔前桃花,抒發春光懶散的情懷。
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①,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②。
【注釋】
①黃四娘,身份不詳,大概是杜甫的鄰居。蹊,小路。②留連,蝶戀花飛而不忍離開。恰恰,時時,頻頻。【評析】第六首寫黃四娘家繁花盛開、鶯啼蝶舞的盎然春景。末二句對仗精工而又自然。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選二)①》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
其一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②。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覺鶯語太丁寧③。
【注釋】
①漫興,興之所到,率爾成章。杜甫對絕句,有時縱筆所之,不甚經意,然正因如此,他的絕句才如《竹枝詞》一樣有一種天然旨趣。②眼見,眼見得。愁不醒,是說客愁無法排遣。無賴,謂春色惱人。江,指浣花溪。③二句具體寫春色無賴。說它催著花兒趕緊開放,教黃鶯叫個不停,著實惹人煩惱。遣,派遣,安排。深,很,太。造次,匆忙,倉猝。丁寧,再三囑咐。
【評析】
上元二年(761)春夏之交,杜甫在成都作。這組絕句寫草堂一帶,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感觸。“客愁”二字是九首之綱。詩人時而惱春、怨春,無非是因客愁而已;繼而恨春、惜春,無非是春來春去,更增愁懷而已。所以最后發出春光易逝,人生幾何之嘆。在章法上,九首雖各自獨立成篇,然逐章相承,首尾照應,有前后次第和內在脈絡。在技巧上,用擬人化手法,把春寫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新鮮生動的比喻,使景物展現出靈動活潑之姿。真是一組絕妙佳作。這里選的是第一、二首。第一首寫因旅居無聊而惱春。
其二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是家①。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②。
【注釋】
①手種,自己親手栽植。野老,杜甫自指。②得,句末語助詞,唐人口語,相當于“呢”。夜來,昨夜。二句意謂花是我的,昨夜卻忽然被春風越墻吹折數枝,這真是欺負人呢,實在令人可惱。
【評析】
第二首借春風而發牢騷,妙趣橫生。
上一篇:杜甫《進艇》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春夜喜雨》古詩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