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①
名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導讀】
“蜀道難”是古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寫蜀道之險。關于這首詩的寫作,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專門有過記載:“李太白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
李白此詩系為友人王炎入蜀而作,既為友人送行,又意在規勸王炎勿久留蜀地,應早歸長安,體現了作者對友人的關心和對國勢的擔憂。
【原詩】
噫吁,危乎高哉②!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③!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④。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⑤。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⑥。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⑦,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⑧。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⑨。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⑩。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1。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12。
但見悲鳥號古木○13,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14。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15!
連峰去天不盈尺○16,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砅崖轉石萬壑雷○17。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18?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19,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20。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21,磨牙吮血○2,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23,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24!
【注釋】
①“蜀道難”:屬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內容均寫蜀道的艱險。李白這篇雖沿用同樣的題材,但作了創新。②噫吁(yīxūxī):驚嘆聲。乎、哉:虛詞,加重語氣。③蠶叢、魚鳧(fú):傳說中古代蜀地兩個開國的君主。何:多么。茫然:渺茫不清。④爾來:從蜀地開國以來。四萬八千歲:夸張的說法,形容時間久遠。秦塞:古代秦國(今陜西一帶)多山塞,地勢險要,故稱秦塞。⑤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在今陜西省眉縣東南。鳥道:言太白山高峻,沒有道路,只有飛鳥往來之路。橫絕:橫越。峨眉: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縣西南。巔:山頂。⑥“地崩”句: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傳說,秦國開發蜀地時,秦惠王許嫁五美女給蜀王。蜀王派五個大力士去迎接,回到梓潼時,見一大蛇鉆入山洞中。五力士共同抓住蛇尾往外拉,結果把山拉垮了。五美女和壯士全被壓死,山也分成五嶺。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像上天的梯子。石棧:即棧道,在山腰鑿石架木而修成的道路。鉤連:連接起來。⑦六龍回日:古代神話記載,羲和駕著六條龍拉的車子每天載著太陽在空中運行,到了這里也要從高峰旁邊繞過去。高標:指蜀中的最高峰。⑧沖波:沖激高濺的波浪,指激流。回川:漩渦。⑨黃鶴:即黃鵠(hú),能高飛。猱(náo):蜀地猿類的一種,善攀援。⑩青泥:山嶺名,上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名青泥嶺。在今陜西略陽縣西北,為當時入蜀要道。盤盤:迂回曲折的樣子。百步九折:百與九都是虛數,指多,言在很短的路程內就要轉許多彎。縈(yínɡ):盤繞。巖巒:山峰。○1捫(mén):摸。歷:經過。參(shēn)、井:二星宿名。參宿七星,井宿八星,古代以星宿的位置劃分地面的相應區域。參宿是蜀地的分野,井宿是秦地的分野。捫參歷井,意謂伸手可以摸到星辰,寫由秦入蜀的險況。脅息:屏住呼吸。撫膺:摸著胸口。○12君:泛指入蜀的人。西游:指入蜀。畏途:可怕的路途。巉(chán)巖:陡峭的山巖。○13悲鳥:叫聲凄厲的鳥。號:悲鳴。○14子規:即杜鵑鳥,又名杜宇,相傳為古代蜀王杜宇(號望帝)的魂魄所化。愁空山:愁滿空山。○15凋朱顏:青春美貌衰謝,此指面容失色。○16去:離。不盈尺:不滿(不夠)一尺。○17飛湍(tuān):如飛的急流。瀑流:瀑布。喧豗(huī):喧鬧聲。砅(pēnɡ):水擊巖石的聲音。轉石:水流沖擊使石頭翻滾。萬壑雷:水在山溝中奔騰沖擊發出雷鳴般的聲響。○18爾:你。遠道之人:遠道來游蜀地的人。胡為乎來哉:為什么到這里來?○19劍閣:大小劍山之間的一座雄關,一名劍門關,故址,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北。崢嶸:高峻的樣子。崔嵬(wéi):崎嶇而突兀不平的樣子。一夫當關:語本晉張載《劍閣銘》:“一夫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一夫:一人。當關:守關。莫開:不能打開。○20匪:同“非”。化:變。狼、豺:比喻殘害人民的叛亂者。○21猛虎、長蛇:同前句狼與豺的比喻。○2吮(shǔn):吸。○23錦城:錦官城的簡稱,即成都。○24側身:轉過身去。長咨嗟:長長地嘆息。
【譯詩】
哎呀呀,多么高險!
蜀道這么難走,簡直難過上青天。
想想蠶叢、魚鳧兩個古代蜀王,
他們開國已是多么遙遠。
從那時以來已過去了四萬八千年,
蜀地都不與秦地互通人煙。
僅有西面高峻的太白山上的一條鳥道,
可以橫越到峨眉山的山巔。
直到傳說中的大山崩塌、壯士死去,
才在懸崖上鑿洞架道同外界相連。
山上有可以阻擋太陽運行的峰巒,
山腳有使波浪撞擊而回旋曲折的大江。
山高高到連善于高飛的黃鶴都飛不過去,
水急急到連善于攀緣的猿猱也為之哀嘆。
青泥嶺是多么盤旋曲折,
走百步就要繞著山崖拐九道彎。
山路快要擦到星宿使人緊張得不敢呼吸,
只好坐下來用手撫摸心胸長長地感嘆。
請問朋友你西游蜀地何時才能回還?
那可怕的路途險峻的山崖可不好登攀。
只見鳥兒在古木林中發出悲哀的叫聲,
雌雄結對在林中環繞飛翔。
又會聽見杜鵑鳥在月夜里啼叫,
那悲切的叫聲長久地回蕩在空山。
唉,走蜀道簡直比上青天還難,
使人聽了就紅顏頓失、心驚膽戰。
連綿的山峰距天還不滿一尺,
枯松好像倒掛著靠在絕壁上一樣。
飛瀉而下的瀑布急流產生巨大的轟鳴,
撞擊著巖石千山萬谷發出雷鳴般的聲響。
蜀道的艱險就是這樣的不同尋常,
感嘆你這遠方之人來到這里是為哪般?
那劍門關周圍的山勢險峻異常,
一個人把守,一萬個人也難以破關。
守關的人如果不是親信,
那很可能就會變成豺狼。
在這里早上要躲避猛虎晚上要躲避毒蛇;
它們磨著牙,吮著血,想要把人吃光。
在錦官城雖說一時快樂,
還是不如早早把家還。
唉,走蜀道簡直比上青天還難,
只要側身西望都會使人發出長長的感嘆!
【賞析】
這是一首奠定李白“詩仙”地位的浪漫主義杰作。詩人以雄健奔放的筆調,展開奇特的想象和夸張,描繪了由秦入蜀這艱險路上的壯麗山河,通篇緊扣一個“難”字,寫得瑰麗而又神奇,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構思和驚人的語言技巧,充滿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詩歌開篇就緊扣詩題著力渲染蜀道之難。首句“噫吁,危乎高哉”一聲驚嘆,突兀而起,直抒對蜀道高峻艱險的驚愕和感喟。接著用“難于上青天”作比,以夸張的言辭把人的想象帶入那聳入云霄的崇山峻嶺之中。然后分三部分來寫蜀道之難。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用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寫蜀道開辟之難。第二部分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來哉”,著重從山高、路遠、水急幾個方面寫蜀道跋涉攀登之難,將蜀地山川的險惡描繪得驚心動魄,兼對友人西游入蜀表惋惜之意。第三部分從“劍閣崢嶸而崔嵬”到“側身西望長咨嗟”,又從地形險要和社會環境險惡方面寫蜀地居留之難。
強烈的抒情色彩貫穿全篇,“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強烈詠嘆在詩中出現了三次,就像一首交響樂的主旋律,使得首尾呼應,連綿一體,給人以一唱三嘆、回環往復之感,令人蕩氣回腸。詩人將奇特的想象、恣意的夸張與相關的神話傳說融為一體,為崢嶸崔嵬而不可登攀的蜀道抹上了一層古樸、悲涼而又離奇迷幻的色彩,使整首詩散發出濃郁的浪漫氣息,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全詩線索清晰,一條是由古及今的時間線索,一條是由秦入蜀的空間線索。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句式靈活多變,以七言為主,又摻雜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其他句式。短者僅三字,長者達十一字,隨心所欲,窮極變化,語言奔放恣肆,充分體現了李白歌行體的獨特個性和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
上一篇: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羌村三首》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采薇》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