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黎均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張祜
張祜(hù)在唐詩人中以工絕句著稱。《全唐詩》輯詩300余首,內絕句153首,不乏佳作。《題金陵渡》是一首頗有情趣的旅游詩。它象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真切再現了迷人的長江夜景。
金陵渡,指京口,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此處非指南京渡口。瓜洲,在今江蘇邗江縣南,與鎮江隔江斜對。小山樓,是詩人漫游時暫住的江邊山坡小樓。這首七言絕句的思維線索有二:前半點出旅居客地的寂寞心緒;后半極寫江邊遠望所見到的景物特征。前后互為烘托,實際上具體景物也滲透著寂寞。
詩人首先著意于情的顯示。前兩句就把時間、地點、思緒等,作了清晰描述。在鎮江渡口的山坡小樓住了一夜,旅人不免感到孤獨郁悶。“自可愁”有“愁得合乎情理”之意,三字精神,曲折地貫注全局。
繼而進行景的鋪寫。第三句核心形象是“寧靜”,因為潮水落后江面必然就變靜;第四句核心形象是“閃光”,夜里燈火能顯得更亮。在寧靜的月夜里,隔江斜對的瓜洲,燈火閃光,隱約在望。寫來物象逼真,可謂“詩中有畫”。
全篇淡筆言情,濃墨狀景,寥寥數語而朦朧意境頓出。
我從《全唐詩》中,發現了張祜的一首不被人注意的絕句佳作:“寒耿(微光)稀星照碧霄,月樓吹角夜江遙。五更人起煙霜靜,一曲殘聲送落潮。”(《瓜洲聞曉角》)《題金陵渡》是寫感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的,這一首卻主要顯現聽覺形象。這兩篇可能是詩人同一時期的作品,審美朦朧,堪稱雙壁,值得讀者同步鑒賞。
上一篇:(法國)拜斯:頌詞(之三)
下一篇: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表達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