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虞美人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憐長嘆。幾翻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
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
詞譯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美好的事情,總是匆匆地逝去,決絕地遠離。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友人走了,燕子憐你。
太不舍,你才會寫下那么多的詞句來祭典,來紀念。靜夜里,有幽香來襲,是不變的珍貴。煙雨黃昏后,珍珠滿枝頭。念君秋風里,瑟瑟使人愁。
評析
以戀人口吻作寄友詩,亦是詩家常用技法。同前篇一樣,此篇也是寄好友顧貞觀之詞。全詞似是從閨中人的角度寫的,借她相思的愁情難耐,痛苦矛盾的心理來寫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起首句“彩云易向秋空散”,“彩云”,古詩詞里以借指美麗而薄命的女子,蓋由《高唐賦》“旦為朝云”而來,最先使用此詞的似是李白,其《宮中行樂詞》中有“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宋晏幾道《臨江仙》中也“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但最先用“彩云易散”四字的,卻是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容若此句“彩云易向秋空散”便是由樂天詩句化出,由于是贈友,所以當解為:彩云容易消散,美好的事情多磨,終于與相知有素的朋友分手了。
“燕子憐長嘆”,亦非自鑄之辭,而是由李商隱《無題》四首之四:“東家老女嫁不售,百日當天三月半……歸來輾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演化而來。義山這兩句描寫的是無媒難嫁,自傷遲暮的東家老女歸來后的痛苦心情:在寂寥的夜里,她輾轉難眠,直到五更,連不解人情的梁燕都聽到了她的喟然長嘆。容若此處,改“聞”為“憐”,雖是一字之移,但含義赫然有別。“燕子憐長嘆”,包含了兩個心理過程,首先是即“聞長嘆”,燕子聽到了他們離別時的聲聲嘆息;其次,才是“憐長嘆”,即憐惜這一對好朋友的悵然分襟。由此可見,容若眼中梁燕更為多情,這也反映出詞人的惜友之情,更為深摯,更為殷厚。“幾番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二句是說和顧貞觀的幾次相聚與分別,使得詞人一會歡喜,一會憂愁。
“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下闋首二句從字面上可作兩解:一為歸來的鴻雁和往年一樣在霜落前到達,我可以托付它捎去信箋;二為雖然先前已經約好,于秋間相會,雖然如此,但也應該寄封書信以慰相思啊!然而玩味詞意,似是后解更切合本義,也與結尾二句相合。“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前事”未有確指,不過從詞意看,蓋言此前“幾番離合總無因”以及香箋不寄之事。唉!那些不愉快之前事,不如不想,我還是枕著我的紅蕤仙枕,側臥觀賞斜陽吧!這最后二句的自寬自慰之語,很有“愁多翻自笑”的妙趣,使詞情更顯深婉。
上一篇:納蘭《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