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晚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①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注釋】
①榆莢:榆錢兒,是榆樹的種子,因為它酷似古代串起來的麻錢兒,故名榆錢兒。
賞析
此詩是韓愈《游城南十六首》中的第十三首,寫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的暮春時節,時為中書舍人。詩人忙里偷閑到京城南郊游,但見花紅翠綠,好不嬌艷。然而,詩人并沒有被這姹紫嫣紅的春花所吸引,反而把目光移到了楊花和榆錢兒上面。這些乏色少香的柳絮、榆錢兒,它們沒有鮮花那樣爭奇斗艷的本事,只知道因風起舞,化作雪飛。詩人在寫暮春之景,所以艷花、飛絮和榆錢兒都是詩人描寫的對象。詩人是純粹寫景,還是另有寓意以及寓意如何,各家說法不一。但聯系其他十五首來看,詩人是有所指的。如《游城南十六首》第一首:“擾擾馳名者,誰能一日閑。我來無伴侶,把酒對南山?!睂⒆约洪e適、放松的心情表達出來。第十一首“架倒藤全落,籬崩竹半空。寧須惆悵立,翻覆本無窮?!痹娙藢κ朗路惨呀浛赐福麉捑肓斯賵錾系哪銧幬叶罚炊M茏杂勺栽诘仉S風而舞。因此,筆者以為這首詩中詩人不是在揶揄楊花榆莢,反而有褒揚、自嘲之意。楊花榆莢在這色彩斑斕的春景里,大膽放飛,那需要多么大的膽量和魄力。但詩人身在官場,又不能說透,所以似嘲非嘲,似褒非褒,半真半假,亦莊亦諧。這就是這首詩的妙處。
上一篇:古詩《韋應物·幽居》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高適·塞上聽吹笛》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