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蓀友
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橫門驪歌淚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墮,此時君亦應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無成已如此。
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
荊江日落陣云低,橫戈躍馬今何時。
忽憶去年風雨夜,與君展卷論王霸。
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風未落如朝霞。
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
【注釋】
橫門:漢代長安城北西頭的第一門,后泛指京門。驪歌:告別的歌。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半委泥:落花掉入泥地。落拓:寂寞潦倒。
荊江:此處代指清廷平叛吳三桂在湖南、湖北的戰場。王霸:仁義治天下者為王道,以武力征服者為霸道。此處泛指天下頭等大事。偃仰:俯仰。比喻安然處于天地之間。九龍:古人云龍生九子,后成為一門九子的代稱。此處指嚴繩孫回鄉后在兄弟友愛中安然自在地生活。
【評析】
此亦為送別詩。性德送別詩多選用古體樣式,蓋因古詩形式自由,更利于情感宣泄之故。此詩是送好友嚴繩孫南歸時所作。嚴繩孫不僅是性德府上淥水亭的常客,且有一段時間就住在性德家中,二人經常“閑語天下事,無所隱諱”,至今留有的禹之鼎繪納蘭性德像上即有嚴繩孫的題詩。嚴繩孫因厭倦官場生涯,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告假還家,性德賦詩多首相贈。此詩直抒胸臆,慷慨悲歌,其中既有對朋友分離的戀戀不舍之情,也有對自己至今壯志難酬的惆悵之慨,又有對田園歸隱生活的向往。首兩句“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萬分悲慨,傾瀉而出:近幾年中性德不斷與好友分離,一次次的生離深深地刺傷了詩人的心,于是想到沒有相逢就不會有分別的痛苦,索性不如不相識,發人警醒,較其詞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更進一層,震撼力也明顯強于溫婉詞。詩中描摹的雖是四月春景,卻已是草“萋萋”、花“委泥”狀,了無生機,愁苦的心情與蕭索的暮春景物情景交融。“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無成已如此”是對自己所用非所愿的嗟嘆,大有垂垂老矣蓋棺論定之意,讀之不免令人心酸。詩中回憶“去年風雨夜,與君展卷論王霸”,亦流露詩人豪情。然回憶中越是豪情勃發,離別情緒越是低沉蕭索。清人沈德潛評價此詩“酣嬉淋漓,一起警覺,深情人轉作無情語也”。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就在與嚴繩孫分別一個月后,性德便病逝了。
上一篇:納蘭性德《虞美人(憑君料理花間課)》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司空本凈《道體本無修》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