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花
知玄[1](悟達)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宋高僧傳》卷六,大正藏第五十冊頁一七四三中
【白話新唱】
花開的時候
滿樹艷紅,一派繁華熱鬧光景
花落的時候
滿樹空枝,蕭條、冷清、空寂
雖然枝上還殘留一朵花
到了明天
無情的風一定吹落她!
【分析與鑒賞】
知玄從小就聰穎過人,這首詩是他五歲時寫的。當時他的祖父要他寫首詠花詩,他一邊沉吟一邊踱步,沒走幾步,就作好了。祖父一看,忍不住贊嘆:太聰慧了!隨后他憾然說:“這聰敏小兒,將來非科第中人,恐會遁入空門。”果然,知玄十一歲出家,十三歲就能升堂說法了!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隨風”,這就是短暫人生的精確寫照。
死亡對人來說,似乎是遙遠的未來。尤其人們常常錯以為,明日之后復有明日,忘記了人們從出生下來就向死亡邁進,每活一天就更接近死亡一天。
身體注定會衰老、死亡。
修行人應該考慮的是,如果身體注定歸于塵土,還有什么是死后可以延續的,而不是死了以后什么都沒了?
從這一點,你就更清楚修行真正要用功在哪一個層面。
總有一天,明日就是死日。當這一天還會出現前,也許你會感到人生漫長;當這一天來到時,你連驚嘆“這么快!”的余裕也不再有了。
明日定隨風!業風一吹,如果沒有及時醒悟,又吹向生死輪回不知名的異鄉。
看著十一歲出家,十三歲升堂說法的天才,猶寫出這樣的句子——明日定隨風!您是否也該為自己目前的生活態度,多想一想?
[1]知玄(811-883):唐代僧,即是著名的悟達國師,因人面瘡痊愈,制作了“慈悲三昧水懺”,乃是佛教徒耳熟能詳的故事。
上一篇:寒山子《千年石上古人蹤》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笑巖德寶《唯為大因緣》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