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建業舊長安。紫蓋忽臨雙鹢渡,翠華爭擁六龍看。雄麗卻高寒。
【注釋】
《夢江南》: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憶江南》。據段安節《樂府雜錄》,此調乃唐朝宰相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宋人多用雙調。
建業:即今天的江蘇南京市。漢代稱秣陵縣,后又名建業、建康、金陵等。清代為江蘇江寧府。舊長安:長安為漢、唐都城,后代詩詞常以長安借指都城。建業為六朝故都,因此以“舊長安”喻指之。紫蓋:帝王儀仗的一種。蓋,傘狀遮陽避雨的工具,平頂垂幔。鹢:本為一種水鳥,此處指船首畫著鹢鳥的船。古代習慣在船頭兩側繪上鹢鳥的形狀,傳說這樣能使江神恐懼,以保行船安全。翠華:帝王儀仗的一種,以翠羽為裝飾的旗幡。六龍:帝王車駕。天子車駕儀仗用六馬,故稱六龍。古禮“馬八尺以上為龍”。
【評析】
康熙二十三年(1684)秋,納蘭性德以侍衛身份扈從清圣祖(康熙帝)首次南巡。性德作十闋《夢江南》,描述江南見聞,此詞蓋為天子巡幸至江寧(南京)所作。小令本宜于抒發含蓄溫婉之情,然性德卻以雄麗之詞筆在短短二十七字中既描繪了江寧作為六朝故都的雄偉氣勢,也鋪陳了帝王巡幸儀仗之隆盛。“紫蓋”、“翠華”、“六龍”等作為帝王儀仗彰顯出赫赫天威,“忽臨”、“爭擁”等動詞亦可看出性德作為天子近臣以筆墨渲染康熙盛世、萬民擁戴的虔誠。“雄麗卻高寒”可謂一語雙關,既可理解為對金陵城險要地勢與輝煌歷史的概括,也可理解為對帝王至尊權勢的頌揚。
上一篇:五祖法演《林下水邊人罕到》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無名僧《檐頭雨滴》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