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間萬事真悠悠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
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
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
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
——《蜜酒歌》
史上好飲酒的文人很多,最著名的要數李白,號稱“李白斗酒詩百篇”;三國曹植好飲酒,常酩酊大醉,甚至因飲酒誤國事,但他的詩情卻也因酒而洋洋灑灑,汪洋恣肆;晉陶淵明好飲酒,他是借飲酒來躲避當權者的迫害,曾作《飲酒》詩五首;就連女詞人李清照也好飲酒,曾“東籬把酒黃昏后”……
看來適當飲酒是有助于寫作者的文思的,但過度飲酒則會得不償失。據說,李白是酒醉后到水邊撈月亮,失足溺水而亡。蘇東坡是大家公認的才情最類李白的人,他也好飲酒,但不善飲酒,說自己“吾少時望見酒杯而醉”。雖然蘇東坡曾在酒風盛行的山東密州做過官,并留下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詩句,但他依然不勝酒力。
大概是蘇子不勝酒力的原因吧,因而他的飲酒觀也很獨特——飲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他反對爛醉,而主張“半酣”:“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蘇東坡好客,特喜陪客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予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蘇軾在杭州時寫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和友人游覽西湖,微醺之下落筆成詩的。其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他在杭州期間,醉飲望湖樓后,連寫五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描繪了西湖雨中即景,其中的一句“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表達了自己對杭州的喜愛之情。這五首詩中,最著名的要數第一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望湖樓在杭州西湖湖畔,是吳越王錢俶所建,因蘇軾這首詩中的一句“望湖樓下水如天”而聞名于世。蘇軾在被貶黃州時,更是與友人酒后夜游赤壁,寫下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賦》。
蘇軾一生詩、酒、禪、肉、茶,他酷愛飲酒,在他閑居時,高朋滿座,“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但在他被貶謫后,因當時“州釀既少,官酤又惡而貴”,生活的困窘容不得他再像從前那般瀟灑,為了待客之需與節約之利,他就“閉門自釀”,學會自己釀酒。蘇東坡《書東皋子傳后》說:他此生“尤喜釀酒以飲客”,并體悟到“不飲而多釀酒,勞己以為人”之快慰。在釀造過程中,他提出了釀酒的哲學、原理、方法,造出蜜酒、桂酒、真一酒等。
據說蘇東坡釀出的“真一酒”,大有王太駙馬家“碧玉香”般奇絕,他還專門作《真一酒并引》詩,歌頌真一酒得稻麥陰陽之氣,成為人間美酒。
桂酒則是蘇東坡謫至惠州時,為了對付嶺南瘴毒而釀造的。他崇道學仙,得到了道士傳授的桂酒仙方,釀制成功。他也因常年服用桂酒,安然度過了瘴毒危險期。這里的桂酒不是桂花酒,而是用桂皮釀制成的酒。蘇軾在他的《新釀桂酒》一詩中,寫了釀酒方法。蘇東坡釀成的桂酒色澤似玉,香味超然,備受友人贊賞。因為桂酒對養生有極大的好處,蘇東坡又十分重視養生,所以他在詩、賦、頌、尺牘多處提到桂酒。
教他學會釀蜜酒的人是楊世昌。
楊世昌是蘇軾的朋友。他是西蜀著名的道人,酷愛飲酒,長住綿竹縣武都山。楊世昌聽說蘇軾謫居黃州后,就沿長江千里迢迢趕到黃州看望蘇軾。他用南園的蜂蜜,釀造蜜酒,陪蘇軾飲酒作詩。蘇軾難忘這段友情,特作《蜜酒歌》以記其事,并在小序中寫到:“西蜀人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余既得其方,作此歌以遺之。”
蘇軾在這首《蜜酒歌》中,詳細地記錄了釀酒的過程,意思是說:第一天釀酒缸里的酒像小魚一樣吐泡泡,第二天酒液清澈光亮,第三天打開酒缸居然聞到了酒香。你看南園中的蜂蜜像雨點一樣濃密,看來這是要醉倒我呀!
蘇軾的詩中反復出現了蜂蜜、采花,讓人不飲自醉。既然是蜂蜜釀出來的酒,一定是甘醇無比。但實際上,蘇軾的酒釀出來后,不僅不甜蜜,喝下去反而腹瀉,一時傳為朋友之間的笑談。有人問蘇軾的兒子蘇邁和蘇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楊世昌的釀酒秘方出現了問題,還是蘇軾釀酒的工藝有問題?他的兩個兒子聽后忍不住大笑,說他們的父親在黃州只釀過一次蜜酒,那一次釀出來的酒和藥酒味道差不多,不僅不甜蜜,反而是苦的。
蘇東坡曾贊蜜酒為“不如蜜酒無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現在釀出來的不是蜜酒而是“瀉藥”。想來,楊世昌提供的釀蜜酒秘方應該不會有錯,或許是蘇軾第一次學習釀蜜酒,心情未免急躁些,一定是這當中的哪一道程序出了差錯。
雖然蘇軾第一次釀造蜜酒失敗了,但他是個肯鉆研、愛反思的人,就沖著他愛好飲酒、好酒待客的性情,也必定會總結經驗,直至釀造成功。
且不說蘇軾做事的認真執著,在他處于人生的低谷期,還能有如此的心性墾荒造田、品茗佳釀,已是難能可貴?????????????????????????????。沒有吃的,他自己種;沒有住的,他自己建;沒有飲的,他自己釀。盡管朝廷待他不公,但他沒有被厄運打垮,反而用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笑傲人生。
或許有人認為,一個考場奇才,一個朝廷要員,成了被貶蠻荒的末等小吏,生活貧困得連飯都吃不飽,太有失體面。其實,蘇軾的可貴之處就在這里。他能放下士大夫的體面,和當地的農民們竹杖芒鞋,一起耕種田畝;談笑間沒有鴻儒往來,他就和當地的農民交朋友。盡管命運不公,但這從沒影響他對生活的熱愛。無論境遇多么艱難,他都能放下身段,自食其力。為官一任,他都能造福一方百姓。
這首《蜜酒歌》記載的雖是他貶謫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從中我們卻可以讀出他的曠達和灑脫。何為貴族精神?我想蘇東坡已經為我們做出了詮釋。
上一篇:品讀蘇東坡之黃州:誰道人生無再少
下一篇:品讀蘇東坡之黃州:又得浮生一日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