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苧羅妖艷世難偕)
苧羅妖艷世難偕。善媚悅君懷。后庭恃寵,盡使絕嫌猜。正恁朝歡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來。捧心調(diào)態(tài)軍前死,羅綺旋變塵埃。至今想,怨魂無主尚徘徊。夜夜姑蘇城外,當時月,但空照荒臺。
【注釋】
《西施》:柳永自制曲,因詠西施而得名,《樂章集》注仙呂調(diào),當作于慶歷七年或八年(1047或1048)在蘇州或杭州時,其“美人誤國”、“美人禍水”的題旨更為明顯。與《雙聲子·晚天蕭索》不同的是,詞人撇開了吳越爭霸這一歷史事實,專在西施身上作文章。“苧羅”句:謂苧羅村西施的漂亮是世上沒有人能比的。《吳越春秋》:“國中得苧羅村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縠,教以容步……三年學服而獻于吳。”妖艷,艷麗。世難偕,世上無雙。“善媚”句:謂西施善于向君王獻媚取寵。媚悅,獻媚取悅。君,指吳王夫差。此為古代文人之傳統(tǒng)看法,然于事實無征。“后庭”二句:謂西施入?yún)呛螅稣虆峭醴虿畹膶檺郏梅撮g計,使吳國君臣之間互相猜疑。此亦于史無征。正恁:正如此,這般。“早江上”句:謂越王勾踐兵來,吳遂滅。“捧心”句:謂西施扭捏作態(tài),最后還是死在軍中。調(diào)態(tài),作態(tài)。軍前死,世傳《吳越春秋》以為吳亡,沉西施于江。《越絕書》以為吳亡,西施復(fù)歸范蠡,相與游五湖。柳永在此詞中持前說,故曰“軍前死”。“羅綺”句:謂美色難永,如西施之妖艷,亦很快色衰而化為烏有。旋變,很快變成。怨魂:指西施之魂。姑蘇:即蘇州。荒臺:指姑蘇臺,亦稱胥臺。相傳姑蘇臺乃吳王為西施所造,故云。
【評析】
詞人撇開了吳越爭霸這一歷史事實,專在西施身上做文章。首二句寫西施美麗無雙,善于媚主,接寫西施恃寵反間,給吳國造成戰(zhàn)亂。而“捧心調(diào)態(tài)”的結(jié)果是“軍前死”,惟留下“怨魂無主”,“夜夜“三句以姑蘇荒涼夜景結(jié)束詠嘆。“女人禍水”的觀點,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普遍看法,但柳永寫此詞恐與因忤仁宗而被貶有關(guān),系借題發(fā)揮,以排遣胸中塊壘耳。
上一篇:柳永《祭天神(嘆笑筵歌席輕拋亸)》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