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文天祥 (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堅持抵抗元軍,兵敗被俘,最終就義。
◆ 過零丁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賞析
注釋: 1、零丁洋:即伶丁洋,在今廣東省珠江口外。 2、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做官。干戈寥落:指抗元戰爭接近尾聲南宋抵抗力量大部被消滅。四周星:四周年。 3、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文天祥曾戰敗后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4、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用竹簡寫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如出汗,干后易寫而且不受蟲蛀,故稱汗青。這里指史冊。
文天祥第二次被俘后,被元軍押解著乘船經過零丁洋時,寫下了這首詩。
文天祥于二十一歲時考中狀元,出仕為官,迭經宦海風波,后罷官閑居。當宋末蒙元大舉入侵,一路長驅直入,直指南宋都城臨安時,文天祥毀家紓難,起兵勤王。其間經歷過驚心動魄的談判被囚、九死一生的只身逃亡、艱苦卓絕的率軍抵抗,最終再次兵敗被俘。
當文天祥第二次被俘,南宋殘余力量的抵抗正接近尾聲,此時距文天祥起兵勤王已過去四年?;仡櫵哪陙淼慕洑v,蒙元入侵,山河破碎,南宋的江山如飄搖的柳絮,眼看就要隨風而逝;他自己也屢戰屢敗,而今成為階下囚,恰如雨打浮萍,飄零凄苦,命懸一線。
文天祥清楚地知道他面臨的命運。如果投降,憑他的地位和聲望,必能在新朝廷里獲得高官厚祿。如果堅持氣節,則無異于選擇了死亡。文天祥這里不存在“如果”,“舍生取義”是他必然的選擇。正如孟子所說:“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他毅然吟唱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極其悲壯崇高的聲音。
在后來被囚大都時所作的《正氣歌》中,第一句就是“天地有正氣”。文天祥的氣節和詩作,豈不就是天地間的浩然正氣?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文天祥過零丁洋①》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