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zhēng)[1]。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yān)[2]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注釋】
[1]鉦(zhēng):古代銅制的一種樂器,鈴、鐸之屬。
[2]西崦(yān):西山。
【譯文】
仿佛東風知道我清晨進山要啟程,連夜吹斷檐間雨,清凈了耳邊積雨聲。晴云潔白如絲帽,罩在遠處的山頂;朝日升起在樹枝頭,宛如圓圓的銅鉦。山中矮矮的竹籬邊,野桃花開如笑臉相迎;溪邊的柳絲飄著春風,柳影輕搖,沙水清清。更喜西山農家樂融融,怡然自得如桃源仙境,忙著煮芹,忙著燒筍,備午飯,餉春耕……
【解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領各屬縣時,寫于新城道中。新城在杭州西南(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山道早行,初日迎人,竹籬桃花,溪柳搖風,景色清新素雅,蘇軾為之傾心相與;山鄉之美,西崦之樂,流露了蘇軾厭惡俗務、熱愛自然的情趣。元人方回認為“起句十四字妙”,妙在詩人以擬人手法寫了東風知心,吹斷雨聲,開篇就給人一種輕松感。本詩筆調的輕松活潑,畫面的清新秀麗,山鄉的昂揚生機,給人一種清心亮目、怡人情懷的美感。其中“野桃含笑”兩句備受前人激賞,用白描手法描繪了江南山鄉春天秀麗迷人的風光,景物意象快活自在又素樸自然,淺易中尤見詩人運筆流麗,詩思超妙,渾然天成。
上一篇:蘇軾《戲子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望江南(春未老)》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