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歐陽少師寄趙少師次韻①
朱門有遺啄②,千里來燕雀。公家冷如冰,百呼無一諾。
平生親友半遷逝③,公雖不怪旁人愕。
世事如今臘酒醲,交情自古春云薄④。
二公凜凜和非同,疇昔心親豈貌從⑤。
白須相映松間鶴,清句更酬雪里鴻。
何日揚(yáng)雄一廛足,卻追范蠡五湖中⑥。
①熙寧五年(1072)作。歐陽少師:即歐陽修,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趙少師:即趙概,亦以太子少師致仕。二人于《宋史》中皆有傳。歐陽修為蘇軾座師,其原韻題作《擬剝啄行寄趙少師》。紀(jì)昀評蘇軾和作云:“謹(jǐn)嚴(yán)而不局促,清利而不淺薄,自是用意之作。”(《紀(jì)批》)
②遺啄:吃剩的食品。此句化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
③半遷逝:大半逝世。
④“世事”二句:王文誥案:“通幅出色,全恃此二句撐得結(jié)實。”(《集成》)
⑤“二公”二句:和非同,和而不同。言其政見不同,而相處和睦。據(jù)《宋史·趙概傳》:歐陽修本與趙概不睦,“修有獄,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修得解,始服其長者”。故此處盛稱之。
⑥“何日”二句:蘇軾自謂將來買到田地便可退隱。《漢書·揚(yáng)雄傳》謂揚(yáng)雄居岷山之陽,“有田一廛,有宅一區(qū)”。廛(犮犺á狀),古稱一家所居的房地。范蠡,春秋時助越王勾踐破吳,功成后攜西施泛五湖而去,見《越絕書》。此處借指退休后的歐陽修。
上一篇: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持獻(xiàn)沈既見和又別作一首因用其韻①
下一篇:蘇軾《望海樓晚景五絕(選二首)》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