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夜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
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
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
荒園有絡緯[1],虛織競何成!
【注釋】
[1]絡緯:蟲名,俗稱“絡絲娘”,因它鳴叫之時正當絡絲季節,故名。
【譯文】
我厭倦了這枕席,更厭恨了這長夜;我眼望著小窗盼天明,盼望天明但天遲遲不明。寂孤村里,犬吠一聲格外靜;天邊殘月下,今宵幾人趕路程?我已年老人衰,鬢發白如霜雪;謫居天涯的心境,空懷著玉潔冰清。可憐荒園絡絲娘,辛苦織著自己的夢;荒園荒,夢又空,織來織去竟何成!
【解析】
這首詩寫于元符二年(1099),詩人在天涯孤村的長夜無眠時。孤村荒園,小窗殘月,犬吠蟲鳴,居然是詩人晚年的悲慘現實!對于早年就“奮厲有當世志”、才學又卓然不凡的蘇軾來說,清宵無眠,撫今追昔,能不自哀自憐,“倦枕厭長夜”的“厭”“倦”是很自然的,頸聯“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的“衰”“空”導致的失意與落寞則是這種愁緒的根由。尾聯便直接惋嘆平生的夙志未酬,空無所成。有大志,有操守,有才氣,卻備歷險難,一世坎坷,老守天涯,這是最令蘇軾痛惜的人生之大憾。詩人的“倦枕厭長夜”是深懷著隱痛而不便直言的。這首詩寫得沉痛、幽憤,讀之令人扼腕。
上一篇: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