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述吉冬日牡丹
其一
一朵妖紅[1]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化工[2]只欲呈[3]新巧,不放閑花得少休。
【注釋】
[1]妖紅:妖,特別的紅,非同尋常的紅。
[2]化工: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
[3]呈:表現(xiàn)。
【譯文】
其一
由于牡丹特別紅、特別鮮亮,到了春天,白色的雪霜交相掩映。雪霜感到羞愧,因?yàn)槠浒撞荒芘c之相稱。各種花開都有一定的季節(jié),現(xiàn)在牡丹提前開放,弄得其他各種花不得閑暇,也不得不跟隨牡丹之后,想提前開放。
【解析】
這一組詩蘇軾寫于熙寧六年(1073)冬,此所錄者為其一。牡丹花一般在初夏時(shí)開放,現(xiàn)在提前到冬天開放,這是自然界的一種個(gè)別現(xiàn)象,這成了蘇軾作詩的好題材。就詩論詩,這是一首好詩。作者責(zé)備造物主,因?yàn)樗约喊言旎囊?guī)矩打亂了,造物主應(yīng)該無言以對,讓人讀來感到清新不俗。從內(nèi)涵看,這首詩卻首先是一首政治譏諷詩。據(jù)《烏臺詩案》:“熙寧六年任杭州通判時(shí),知州系知制誥陳襄,字述古。是年冬十月內(nèi),一僧寺開牡丹數(shù)朵,陳襄作詩四絕,軾當(dāng)(嘗)和云……這首詩譏諷當(dāng)時(shí)執(zhí)政大臣,以比化工,但欲出新意擘畫,令小民不得暫閑也。”譏諷是這組詩的共同基調(diào)。如此組詩其二就說:“漏泄春光私一物,此心未信出天工。”
清代評論家紀(jì)曉嵐評這首詩與其二“二首寓刺卻不甚露,好在比而不賦”。所謂賦,就是鋪陳、敘事。此首只是就花說花,就牡丹說牡丹,沒有寫新法正在施行的事。有譏諷之意,但是含蓄,我國傳統(tǒng)詩詞的詩教很注重這一點(diǎn)。紀(jì)氏的評論十分中肯。
上一篇:蘇軾《和泰太虛梅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和陶擬古(選一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