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書懷
【題解】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的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回成都草堂。四月,嚴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他攜家眷由成都乘舟東下,大歷三年(公元768年),遲暮之年的杜甫終于乘船出了三峽,來到了湖北荊門,此詩就作于這期間。全詩景情交融,景中有情,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于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彌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令人深深地感到詩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筆下的江河一樣澎湃難平,發人深思。
【原文】
細草微風岸①,危檣獨夜舟②。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③。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④,天地一沙鷗。
【注釋】
①岸:指江岸邊。
②危檣:這里指高高的船桿。檣:船的桅桿。
③月涌:月亮倒映,隨水流涌。大江:指長江。
④飄飄:飄零、飄泊,這里詩人借沙鷗以襯托人的飄泊。
【譯文】
陣陣微風吹拂著岸邊的細草,此時,夜色寧靜,一只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寂夜里孤獨地停泊在江岸的水面。
廣漠的夜空,星星低垂,田野顯得格外廣闊,月光倒映在浩渺的江流之中,隨著水波涌動,好不凄涼。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被人知道聲名的?這個無從得知,不過,這官位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徹底罷退了。
如今我四處漂泊,無依無靠,現在如此落魄的樣子像什么呢?唉!就像蜷縮在天地之間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鷗。
上一篇:杜甫《九日寄岑參》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漫成一首》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