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自序
人來到這個世上,有兩件事不容自己選擇,一是父母,二是故鄉。中國人的忠孝觀念,便是由這兩個先天的存在而產生。孝對應父母,忠便是對應由若干故鄉連綴起來的祖國。在英文里,母親和故鄉兩個詞組合在一起便是祖國。因此可以說,愛父母與故鄉,就是愛自己的祖國。
考諸族譜,我的先祖是從江西南昌遷來湖北。但“熊”姓是楚國國姓,我的遠祖應是湖北人,至于何時因何種原因遷到江西,因年代久遠史料缺乏而難以考證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從文化意義還是在生命意義上講,湖北都是我的故鄉。
人對故鄉的感情,是隨著歲月的推移而逐漸增厚的。少年時,人們會渴望走向陌生的世界,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去尋找生命的歸宿,去獲得豐富而澎湃的生活。一俟老境將至,思鄉之情便悄然而生。古人講“二十作出山計,六十作歸山計”,即是說一個人的少年與老年均應在家鄉度過。古人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無論是入仕為官還是作賈經商,臨到白發染鬢,都會葉落歸根。今天的人,只要一離開家鄉,便猶如嬰兒離開母腹,臍帶一斷,就永不可回歸。
但是,今天的人雖不能回歸故鄉,但思鄉之情仍不可阻斷。母愛與鄉情,無論任何時候,都是一個人的基本情感。我生也有幸,一輩子生活在湖北,雖然不是出生的桑梓之地,但若以省籍劃分,我仍是生活在故鄉之中。
位于長江中游的湖北,乃是眾山環繞,江漢橫貫的千湖之省。西部的武陵山區,為土苗聚居之地,崇山峻嶺中既生大神秘,又是歌舞之鄉;中部是平疇千頃的江漢平原,是荊楚風情中最好的魚米之鄉;東部的大別山區,一直是浸透了楮墨風流且又英雄輩出的人才高地。常言道“山厚地厚人忠厚,山薄水淺人輕浮”,湖北是真正的山厚地厚之地,因此,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智慧也有能力創造多姿多彩的生活風情與雄視千古的歷史畫卷。
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有幸的是,我的作家的職業使我有可能將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與風情,山水與人文,觀察與欣賞,感慨與思考及時地記錄下來。數年下來,便有了收進這個集子的四十二篇散文。它們不是全白的,卻是真實的;不是系統的描繪,而是比較鮮明的個人行紀。
蛇年伊始,應天下圖書出版公司編輯的邀請,我編輯了這本專門寫湖北散文的書,名為《故鄉》。我想,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一定是在春光明媚之日。那時候,荊楚大地也迎來了一年中最讓人陶醉的鶯飛草長的季節。希望讀者能帶著這本書到江南旅行,并因為這本書而與我一起分享故鄉的溫馨與美麗。
2013年1月6日于閑廬
上一篇:熊召政《盛世的呼喚》
下一篇:熊召政《《毛澤東與東湖》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