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xuān)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題解】此詞是宋熙寧八年所作。作者在密州任上做了一個遇見亡妻的夢,醒來感慨系之,寫了這首詞表達對妻子的追念。此詞開悼亡詞先河,被視作悼亡詞中的絕唱。結發妻子王弗,眉山人,16歲時與作者成婚。婚后兩人恩愛,生有一子蘇邁。不幸王弗竟于27歲病逝于京師。在《亡妻墓志銘》寫道:“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頗有“紅袖添香夜伴讀”的味道。
【注釋】1.乙卯:公元1075年。2.十年:指結發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3.思量:想念。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作者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5.孤墳:其妻王氏之墓。6.“塵滿面”兩句:形容年老憔悴。7.幽夢:夢境隱約。8.小軒窗:小室的窗前。9.顧:看。10.明月夜,短松岡:葬妻之地。
【串譯】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卻本來難忘。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料想認不出了,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晚上忽然在隱約夢境中回到家鄉,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妻子思念我,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賞讀提示】這首詞結構嚴密,直抒胸臆,淋漓酣暢,一氣呵成。在技巧上極盡曲折跌宕,起伏突變。寫夢前懷念感情深邃,含意豐富;寫夢中相逢情感執著,動人心弦;寫夢后傷感用詞樸質,寓情于景,一瀉其妙。這首詞語言純用白描,自然真切,毫無斧鑿之痕,用詞凝練深沉,音響凄厲。全詞句句有聲,與悼亡之情十分契合,感染力非一般哀愁之作可相比。
誦讀的基調是回念、懷想、郁結、感傷,歸結為“深情地想望”,述說人生的衷情和慨涼。注意“夢前”“夢中”“夢后”三個場景的轉場。
【斷句頓挫建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推薦名句】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2.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上一篇:《蘇軾·水調歌頭》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