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贈陳海州。陳嘗為眉令,有聲①。
長記鳴琴子賤堂②,朱顏綠發(fā)映垂楊③。如今秋鬢數(shù)莖霜④。
聚散交游如夢寐,升沉閑事莫思量⑤。仲卿終不忘桐鄉(xiāng)⑥。
①此詞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十五日赴密州任時經(jīng)海州(治所在今江蘇連云港)而作。陳海州:名字不詳,嘗知眉山,有政聲。
②子賤:姓宓,名不齊,春秋末魯人。孔子弟子。《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今山東單縣南),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此處借喻昔年陳海州知眉山時政簡刑輕。
③朱顏綠發(fā):紅顏黑發(fā)。謂陳知眉山時尚年輕。是時蘇軾尚在童年,故有《次韻陳海州書懷》詩云:“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
④“如今”句:謂此時陳海州已有幾根白發(fā)。
⑤升沉:指宦海沉浮。⑥仲卿:西漢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今屬安徽)人,少時為舒邑桐鄉(xiāng)嗇夫,廉潔愛民,后官至大司農(nóng)。臨死前囑其子:“我故為桐鄉(xiāng)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xiāng),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xiāng)民。”見《漢書·循吏傳》。此處借喻陳海州得眉山人民愛戴而自己亦不忘眉山。
上一篇:蘇軾《如夢令·題淮山樓》寫作背景、注解
下一篇:蘇軾《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寫作背景、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