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嘆①
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顛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龍眼來②。
飛車跨山鶻橫海③,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④。
永元荔支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⑤。
我愿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⑥。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⑦。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⑧,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⑨。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yǎng)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⑩。
①紹圣二年(1095)作于惠州貶所。查慎行《初白庵詩評》卷中:“耳聞目見,無不供我揮霍者。樂天諷諭諸作,不過就題還題,那得如許開拓!”紀昀曰:“貌不襲杜,而神似之,出沒開合,純乎杜法。”(《紀批》)
②“十里”四句:寫驛站速遞荔枝。置、堠(犺ò狌),皆古代驛站。“顛坑”句寫傳送荔枝人員紛紛倒斃于坑谷中。龍眼,即桂圓。
③鶻(犺ú)橫海:形容傳遞荔枝之速。鶻,鷹隼。橫海,飛越大海。
④“宮中”二句: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紀昀評曰:“精神飛舞。”(《紀批》)
⑤“永元”四句:作者自注:“漢永元中,交州進荔枝龍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騰死亡,罹猛獸毒蟲之害者無數(shù)。唐羌,字伯游,為臨武長,上書言狀,和帝罷之。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枝,自子午谷路進入。”永元,漢和帝年號(89~104)。交州,治所在廣信(今廣西蒼梧)。涪,今重慶涪陵。林甫,即李林甫,唐玄宗天寶時奸相。
⑥尤物:珍貴物品。白居易《八駿圖》詩:“由來尤物不在大,能蕩君心則為害。”瘡痏:創(chuàng)傷,瘢痕。此指禍害。
⑦上瑞:上等的祥瑞。
⑧“君不見”二句:作者自注:“大小龍茶,始于丁晉公(丁謂),而成于蔡君謨(蔡襄)。歐陽永叔聞蔡君謨進小龍團(茶餅名),驚嘆曰:‘君謨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汪師韓評曰:“‘君不見’一段,百端交集,一篇之奇橫在此。詩本為荔枝發(fā)嘆,忽說到茶,又說到牡丹,其胸中郁勃有不可以已者,惟不可以已而言,斯至言至文也!”(《汪評》)
⑨“今年”句:作者自注:“今年閩中監(jiān)司乞進斗茶,許之。”斗茶,比賽茶之優(yōu)劣。斗品,最上等的茶。宋徽宗《大觀茶論·采擇》:“凡芽如雀舌、谷粒者為斗品。”
⑩“洛陽”二句:作者自注:“洛陽貢花,自錢惟演始。”錢惟演,五代吳越王錢俶之子。錢俶降宋,宋太宗許“以忠孝保社稷”,故稱“忠孝家”。惟演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洛陽,故稱“洛陽相君”。姚黃,牡丹良種之一。歐陽修《洛陽牡丹記》:“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
上一篇:蘇軾《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注解
下一篇:蘇軾《食荔支二首并引(選一首)》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