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如何賞析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解讀古詩詩意、作者思想感情?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5-06 15:45:31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①》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②。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③。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注釋

①辛大:不詳。有人懷疑即孟浩然另一首詩《西山尋辛諤》中的辛諤。

②軒:窗。閑敞:安靜寬敞的地方。

③知音:指辛大。

賞析

這是代表孟浩然詩歌風格和創作成就的一首名作。辛大是不止一次出現在孟浩然詩中的同鄉好朋友,叫辛諤,隱居在西山。詩是作者夏夜在南亭納涼時突然思念辛大而作。“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作品從日月的更替、暮色的降臨開始寫起,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首開篇也是寫日落月升:“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孟浩然就像是把陶淵明詩的山、河與日、月重新組合了一下,大致意思一樣,但兩首詩所表現的感情色彩并不一樣。陶詩是較客觀地寫太陽月亮的西落東升,孟詩用了兩個虛詞“忽”與“漸”,既是對日落月升這兩種自然現象帶有主觀感受的描寫,體現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暗含著炎炎白日終于過去,接下來可靜享受夏夜清涼的欣喜之情。“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從上兩句的寫景轉到作者自身,寫夏夜納涼之意。古人在公眾場合總是束發帶冠的,散發則是表示閑居時不拘小節的瀟灑與自由,這種描寫用質樸的語言表現了質樸真實的生活,表現了真正貼近現實的自由自在的閑居。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是作者閑臥時感受到的夏夜的味道。由“開軒”即打開窗戶這一個動作,作者的關注點從亭內轉到亭子外面,描寫了周圍的荷花與竹子,這兩種植物充滿了夏天清涼的感覺;不過作者并不是靜止地描寫,而是寫了夏夜涼爽的風送來的荷花的香氣,和竹子上的露珠滴落在池塘中的聲音。這就非常巧妙了。它用“香氣”和“清響”表現出亭子周圍荷、竹搖曳的宜人景致,這既是作者的獨特詩思,同時也是符合常情的,因為在鄉野沒有燈光的夜色中,視覺是要讓位于嗅覺和聽覺的。另外這也是一種以動寫靜:荷花的香氣是淡淡的,竹露滴在水面的聲音更是細微的,如果作者不是以一種閑靜的心態處在一個靜謐的環境當中,這些其實都是難以察覺的。因為心靜,所以感受到了荷花的香氣和竹露的清響,反過來又因為明月當空、風送荷香、竹露清響,作者感受到遠離塵世紛擾的隱逸之趣,所以忍不住想要撫琴一曲了。“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欲取鳴琴彈”在情緒上是接續了前面的詩句,而“恨無知音賞”以對上句的轉折表達了懷念辛大的意思。這里的彈琴和知音,很明顯是用了伯牙子期的典故。這一典故用得不露痕跡,意思和情緒都很連貫,同時又很巧妙地用了伯牙子期來比喻自己和辛大。當然,如果聯系孟浩然的人生經歷來看,這兩句詩有著表達友情以外的更多關于人生、關于士不遇的慨嘆。孟浩然是一個隱士,但其實他是并不甘愿隱居的。身處盛唐,誰不想大展鴻圖、做一番事業呢?不過現實總是沒那么如人意的。在盛世也一樣。“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上一聯感慨沒有知音聽琴,到了這里明確地表達為對辛大的思念之情,以致于作者只好到夢中去與友人相會了。作者以閑靜的心境出場,而結束于濃濃的情感氛圍中。

在體式上,這是一首五古,也正是孟浩然詩歌中最具特色、成就最大的詩歌體式。在近體詩發展已日益成熟的盛唐,孟浩然卻獨以漢魏六朝時期最流行的五古體式而著稱,這與他所崇尚的詩歌傳統和藝術風格有密切關系。在這些詩歌傳統中,陶淵明對孟浩然影響最大。孟浩然的詩尤其是五古往往自然渾成,而又平淡有味。多以單行之氣運筆,一氣渾成,沒有雕琢刻畫的痕跡,體現出自然流走、沖淡閑遠、不求工而自工的特點。這也正是陶淵明詩的顯著特點。我們知道,陶淵明被視為是歷代平淡詩歌之祖,孟浩然的詩歌也正以平淡有味為重要特色,他在體式上的多用五古、表現方式上的喜用簡淡筆墨隨意點染,都明顯與陶淵明較為接近。我們可以感受比較一下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和陶淵明的一首著名的五古《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胡震亨在《唐音癸簽》中引《吟譜》的評價,說孟浩然詩“沖澹中有壯逸之氣”,這一特點我們從《夏日南亭懷辛大》的“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一聯詩中就可以感受到,無論是從就詩論詩的知音難覓、孤高自賞,還是從知人論世的作者對于人生遭際的慨嘆,都可感受到在整體的樸素沖澹中有著隱隱的不平之氣,這也是陶淵明詩歌的特點之一。朱熹的一段話很有洞察力,他說:“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如陶淵明《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詩歌寫時光流逝,有志難展的悲哀和世無知音的寂寞,詩歌中的“壯逸之氣”是很明顯的。

孟浩然對陶淵明的學習是顯而易見的,但他也并非取法陶氏一家,而兼學陶謝(謝靈運和謝罣)。首先,他能兼采陶謝之長,既有陶淵明的平易淺近,又有二謝的清詞麗句。像“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樣的句子,就是既平淡自然,又清新流麗。其次,他的不同的詩歌體式有時體現出相互借鑒的特點。他的五古往往富于節奏美和音韻美。像《夏日南亭懷辛大》,押仄聲韻一押到底,句法上一氣直貫而又講究對仗,雖為古體,又有一點近體詩的味道。他的近體五律,則常常體現出古體平易樸拙的特點,而避免了近體詩的圓熟。如《過故人莊》就是這樣一首很有特色的近體五律。第三點,他形成了獨特的清曠的詩歌風格和審美追求。在孟浩然的詩歌中,“清”字隨處可見,像“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在詩人眼中,似乎一切的景致都可以觸發他的清思逸興而寫出清新之詩來?!断娜漳贤研链蟆愤@首詩就典型地體現出了清淡曠遠的特點。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孟浩然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