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詩人鄒荻帆[1]回天門(1962)
昔有竟陵開一派[2],今見大句祝雙橋。
晝錦堂[3]高迎彩筆,夜光杯好酌詩豪。
幾時重返京城去,捆載民風譜頌謠。
注釋
[1]鄒荻帆:詩人,湖北天門人。1938年參加發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194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系。曾任《華商報》編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后任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聯絡處長,《文藝報》副秘書長,《世界文學》編輯部主任,《詩刊》副主編、主編,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著有長詩《木廠》、詩集《都門的抒情》、長篇小說《大風歌》等。
[2]竟陵開一派:竟陵派,明代后期的文學流派。以鐘惺、譚元春為首。兩人都是竟陵人,故名。他們反對擬古,要求抒寫性靈,其主張和公安派基本相同。但又以公安派的作品有浮淺之弊,企圖以幽深孤峭的風格矯之,以致流于艱澀。
[3]晝錦堂:位于河南安陽古城內東南營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韓琦回鄉任相州知州時,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并據《漢書·項籍傳》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晝錦堂”。
上一篇:聶紺弩《邇冬五十》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聶紺弩《遇有光西安》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