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①
桐葉晨飄蛩(qióng )夜語②。
旅思秋光,
黯黯長安路③。
忽記橫戈盤馬處④,
散關清渭應如故⑤。
江海輕舟今已具⑥。
一卷兵書,
嘆息無人付。
早信此生終不遇,
當年悔草《長楊賦》⑦。
注釋
①“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黃金縷”等。
②“蛩”,蟋蟀。
③“黯黯”,暗淡的意思。
④“戈”,古代一種長柄武器。“盤”,是回旋的意思。
⑤“散關”,指大散關。“清渭”,清澈的渭水。
⑥“具”,具備的意思。
⑦“《長楊賦》”,是西漢辭賦家揚雄的名作。
賞析
這首詞是陸游晚年被罷官后所作。上片寫對抗金前線戎馬生活的念念不忘,下片抒發對抗敵重任無人可以托付的憂慮和壯志難酬的憤慨。這種憂憤國事的激動心情,正是陸游作品的力量所在。全詞分四個層次,第一層撫今,第二層思昔,第三層再回到現實,第四層又回顧以往,今昔交織, 回環往復,神完氣足。
“桐葉晨飄蛩夜語”,詞人托物起興,看到桐樹葉子在早晨飄落,聽到寒蛩夜間哀鳴,這些凄清蕭瑟的秋景勾起了他旅途的愁緒。“晨飄” 與“夜語”對舉,表明了詞人整夜難以入寐,憂心忡忡。“黯黯長安路”一句有兩重含意,一為寫實,一為暗喻。從寫實來說, 當日西北軍事重鎮長安已為金人占領,長安收復,渺茫無期,道路黯黯,不禁凄然神傷!從暗喻方面說,長安是周、秦、漢、唐的古都,這里是借指南宋京城臨安。通向京城的道路黯淡無光,隱喻著詞人對南宋小朝廷改變抗金決策的失望。“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他最關切的還是抗金前線的情況,是那一段最不尋常的戰斗經歷。當年在南鄭,他曾經“橫戈盤馬”,親臨前線。回想起來,至今還是那么令人神往,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線的大散關和渭水清流。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強渡;在大散關,他曾守關拒敵。在這兩個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現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關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線時一樣啊!說明他旅思的內涵,不是個人得失,不是旅途的風霜之苦,而是愛國憂時的情懷。
下邊轉到個人的前途方面,“江海輕舟今已具”,承上片“旅思”而來,其意本于蘇軾《臨江仙》“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含有想歸隱江湖的意思。詞人對個人的進退是無所縈懷的,難以忘情的是“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詞人在南鄭前線任職時, 曾經向川陜安撫使王炎提出過恢復中原的進軍策略, 由于朝廷的茍且偷安,他的北伐之志一直未能實現,對付金兵、收復失地的軍事韜略和計劃,沒有人可以托付。“無人”不是一般所說的沒有人,而是春秋時期秦國隨會對晉國使臣所說的“子無謂秦無人”的“無人”,也就是慨嘆朝廷抗金志士零落無存, 國家前途實堪憂慮。想到這里,他的感情不由得從慨嘆轉為激憤:“早信此生終不遇, 當年悔草《長楊賦》。”相似的遭遇,使陸游想起了西漢著名詞賦家揚雄,揚雄曾經寫《長楊賦》諷諫漢成帝游獵于長楊宮,他雖然很有才華,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陸游活用這個典故,表明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會陳述什么恢復方略了。“悔”字透露出詞人壯志難酬的憤憤不平之氣。
上一篇:陸游《秋波媚》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訴衷情》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