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謝朓北樓①
【題解】
此詩創作時間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時間上大體相近,都在安史之亂爆發前不久。當時李白在長安為權貴所排擠,被賜金還山,棄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處于失意之中,過著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與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的秋天,李白兩度來到宣城,此詩當作于這其中一年的中秋節之后。
詩人登高遠眺人煙凄寒,追遠懷人思緒萬千,聯想到自己雖才華卓著卻仕途困頓,不免思慕中有糾結,糾結中又無限感嘆。
【原文】
江城如畫里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③,雙橋落彩虹④。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注釋】
①謝朓北樓:謝朓樓,又名謝公樓,南齊建武二年(495年)夏唐代改名疊嶂樓,為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故址在陵陽山頂,是宣城的登覽勝地。
②江城:這里泛指江水水邊的城池,此處特指宣城。
③兩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鳳凰橋,句溪上有濟川橋。明鏡:指拱橋橋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圓形,像明亮的鏡子一樣。
④雙橋:指橫跨溪水的上橋即鳳凰橋,下橋即濟川橋,都是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年)的建筑。彩虹:指水中的橋影。
【譯文】
江邊的宣城如同畫中的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獨自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
只見宛溪和句溪繞城合流,平靜的湖水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一般,而橫跨溪水的兩座拱橋,仿佛天上落下的兩道彩虹。
視線所及的地方人煙稀少,橘林和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在這景致蒼茫的秋色里,枝葉稀疏的梧桐也顯得有些衰老了。
此情此景,除了我還會有誰能想起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瑟的秋風,懷念謝朓公呢?
上一篇: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