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注釋】
宣州:今安徽宣城。謝脁樓,又名北樓或謝公樓。相傳為南朝齊詩人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唐時重建,改名為疊嶂樓。校書叔云:或謂即李云,官秘書省校書郎。此詩題一作《陪侍御叔登樓歌》,則此詩餞別的對象當是文學家李華。蓬萊文章:指文章繁富。東漢時學者稱當時的皇室著述和藏書處東觀為“道家蓬萊山”,形容東觀藏書之多(蓬萊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藏有仙家典籍)。建安骨:建安風骨。指建安時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詩文創作風格為代表的文學風格。建安:為漢獻帝的年號。小謝:謝脁(464—499),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后人將他與南朝宋時的詩人謝靈運并列,稱他為“小謝”。這里用以自喻。逸興:飄逸豪放的興致。覽:通“攬”,摘取。散發:這里是形容狂放不羈。弄扁舟:指隱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
【鑒賞導示】
這是一首送別詩,作于天寶十二年秋李白游宣洲時。詩人借為族叔李云餞別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郁憤情懷。詩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清愁愁更愁“二句歷來受到人們稱贊,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鑒賞】
此詩借餞別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抑郁難平的苦悶。
詩的開頭兩句,不寫餞別,卻破空而來,突然發端抒寫心情的憂憤和煩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達十一字的散文句式如駿馬脫韁驚濤突起,強烈地表現了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不可遏止的感情狀態。三、四句突作轉折,進入題目,寫餞別時對景酣飲的豪情:“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詩人從極端苦悶的心緒抒發突然轉到爽朗開闊的境界的描寫,變化突兀,不可捉摸,充分展示了詩人善自解脫、豪放爽朗、灑脫不拘的精神風貌。接下來四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又轉入了對李云文章的贊揚,對自己清新秀逸詩風的自信、對兩人凌云之志的抒發。李云為蓬萊宮校書,李白贊揚他文章具有“建安風骨”之氣,“中間小謝又清發”是對自身清新秀逸詩風充滿信心的自信。“懼懷”、“欲上”句是描繪叔侄二人的宏大抱負、飄逸的才華、飄忽的靈感和美好的追求,表現了他們超凡脫世的氣概。最后四句,又突然回到了自身的憂憤上:“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遍舟。”短短十二句詩幾次轉折、起落、若斷若續而又一氣呵成。這種結構上的跳躍和詩人所表現出的瞬息萬變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李白的可貴之處在于,盡管他精神上經受著苦悶的重壓,但并沒有因此放棄對進步理想的追求。“長風”二句,“懼懷”二句,是詩人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的高昂樂觀音調,在黑暗的云層中露出的燦爛霞光。“抽刀”二句在抒寫強烈苦悶的同時,表現出倔強的性格。整首詩給人的感受不是陰郁絕望,而是憂憤苦悶中顯現出豪邁雄放的氣概。
此詩除了詩人在思想上表現出來的不屈精神、豪邁雄放的氣概和結構上大開大闔、起落翻騰的藝術結構外,在語言運用上也顯出其突出的特色:詩人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把時間寫得很有感情、有意志,以抒寫懷才不遇的苦悶。用“欲上青天覽明月”比喻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用“抽刀”比喻舉杯消愁,新穎貼切,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得很充分。
【鑒賞要點】
[1]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2]大開大闔、起落翻騰的藝術結構。[3]清新的語言,大膽的夸張。
上一篇:【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