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李白《臨路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8 14:39:26

臨路歌

【題解】

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于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當年。這首詩題中的“路”字,可能有誤。根據詩的內容,結合唐代李華在《故翰林學士李君墓銘序》中說:“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臨路歌”的“路”字當與“終”字因形近而致誤,故“臨路歌”即“臨終歌”。

此詩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況下的最后詩作,當是李白的絕筆,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銘。詩人以大鵬自比,浩嘆一生壯志未酬的悲愴。全詩塑造了大鵬展翅奮飛而半空摧折,馀風激蕩而扶桑掛袂的藝術形象,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的無比眷戀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

【原文】

大鵬飛兮振八裔①,中天摧兮力不濟②。

馀風激兮萬世③,游扶桑兮掛石袂④。

后人得之傳此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⑥?

【注釋】

①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②中天:半空。摧兮:摧折了。

③馀風:遺風。激:激蕩、激勵。萬世:千秋萬世。

④扶桑: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征,這里游扶桑指到了皇帝身邊。掛:喻腐朽勢力阻撓。石袂:王琦輯注《李太白文集》注云:當作“左袂”,即左袖。

⑤得之:知大鵬夭折半空。

⑥“仲尼”句:此處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異獸。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魯國獵獲一只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捕獲,非常難受。

【譯文】

我就像那志在云天的大鵬,總想奮力飛翔啊,振翅于八方荒原之地,然而半空中卻被狂風摧折了羽翼啊,已經力量不濟,無法翱翔。

但愿所遺留之風激蕩啊,仍然可以激勵千秋萬世。想想是多么可嘆可悲!飄游飛翔之中,搖擺的扶桑樹啊掛住了我的左邊衣袂。

后人得到大鵬半空夭折的消息定會把它傳揚出去,然而仲尼已經仙逝了啊,還有誰能像當年他痛哭麒麟那樣,為大鵬之死而痛哭流涕?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李白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