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故太尉橋玄文
建安七年
【題解】
曹操為橋玄寫的祭文。曹操年輕的時候,放蕩不羈,為一般士大夫所不齒。不過,當時的名士橋玄卻是一個慧眼識珠之人,認為曹操日后必能安天下。橋玄感嘆自己年事已高,無法看到曹操安定天下的那一天,便將自己的妻兒托付給曹操。曹操也因此聲名鵲起,所以曹操對橋玄一直是心懷感恩的。當他帶兵經過譙縣時,還去了橋玄的墓地祭祀,并寫下了這篇祭文。
【原文】
故太尉橋公,誕敷明德①,泛愛博容②。國念明訓③,士思令謨④。靈幽體翳⑤,邈哉晞矣⑥!吾以幼年逮升堂室⑦,特以頑鄙之姿,為大君子所納⑧。增榮益觀⑨,皆由獎助,猶仲尼稱不如顏淵⑩,李生之厚嘆賈復?。士死知己?,懷此無忘?。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匪謂靈忿?,能詒己疾?,舊懷惟顧?,念之凄愴。奉命東征?,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魏志·武帝紀》中《褒賞令》)
【注釋】
①誕敷明德:明德被廣泛傳播。
②泛愛博容:稟性博愛,胸懷寬大。
③國念明訓:皇家也懷念他的教導。
④士思令謨:士人想念他的謀略。
⑤靈幽體翳(yì):靈魂歸附陰間,身軀被埋葬。
⑥邈哉晞矣:很早就逝去了。
⑦逮升堂室:指的是關系親密。
⑧大君子:敬稱。
⑨增榮益觀:增添了光榮,增長了見聞。
⑩仲尼稱不如顏淵:《論語·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李生之厚嘆賈復:《后漢書·賈復傳》記載,賈復小時候就學于舞陰李生,李生驚訝他的才華,稱其有將相之才。曹操寫這些是為了說明自己年輕時也受到了橋玄的賞識。
?士死知己:士為知己者死。
?懷此無忘:一直記著這句話,沒有忘記。
?殂逝:死去。
?沃酹(lèi):以酒灑地表示祭奠。
?匪:通“非”。
?詒(yí):給予。
?舊懷:懷念從前的情誼。
?奉命東征: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東征劉備。
?屯次:駐扎軍隊。
?裁致薄奠:送上微薄的奠禮。
?尚饗(xiǎng):希望逝者能夠享用。
【精要簡介】
漢時的祭吊文并不多,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追悼古代不幸之人,稱為“吊”;一種為哀悼夭殤子女,稱為“哀辭”。關于祭奠友人的文章,曹操這篇可以說是現存的第一篇。
曹操這篇文章寫得干凈利落,說的是英雄語而非兒女情,也體現出了曹操文章的古直風格。曹操東征,路過睢陽,睢陽是友人橋玄的故鄉。曹操去祭拜了橋玄,并寫下了這一百七十多個字的祭文。
文中講述了曹操和橋玄的往事,表達了曹操對橋玄的懷念之情。
上一篇:曹操《武帝紀(晉)》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曹操《薤露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