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兩度修建陵墓
同歷代帝王一樣,道光帝登上皇位之后便著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派人赴東陵選址,莊親王綿課領著大學士戴均元、尚書英和,還有風水師宋泗、穆克登額、牛坤等人,浩浩蕩蕩地奔東陵,在寶華峪選中了一塊“吉壤”。決定興建帝陵。
據說開工之后,風水師宋泗認為地宮穴位應該變更一下。但經辦大臣們都覺得光帝力求節儉,選穴已經花了很多銀子了,如果重新移動改圖開銷很大,皇帝肯定會不快的。由于道光帝幾乎是以是否節儉來量衡大臣們的才干的,所以沒有人愿意去觸這個霉頭,最后決定只把穴位往前移了五丈。在修建過程當中果然發生了滲水的現象,英和仍然沒敢往上報。只是讓工匠們筑土來攔水,想著只要表面光鮮能蒙過皇帝驗收就好。
道光七年(l827)九月二十二日,修建了六年時間的帝陵終于告峻。道光帝很高興,專程前往寶華峪查勘了一番。對于風水土質及建筑質量這些個東西,皇帝是一竅不通的,只不過看個看熱鬧而已,監工大臣很容易便蒙混過關了。可想而知,道光帝對于這項花費儉省的工程當然是無比的滿意了。
陵墓竣工之后,道光帝立馬下舉行了隆重的遷葬儀,把孝穆皇后鈕祜祿氏的棺木遷往自己的帝陵地宮。正式下葬前,道光帝念及十二年的夫妻之情,專程親至棺前奠酒,給孝穆皇后的葬禮增添了不少的風光。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孝穆皇后入葬帝陵僅僅一年發生了意外。道光八年(l828)九月,道光帝出京謁陵,順便去自己的陵墓看了一下,這一看可把道光帝給氣壞了,地宮居然一直在滲水,一年便積成了個水潭,大概有兩尺深,已經漫過了放置棺木的石臺。而孝穆皇后的棺木看上去就像水中的孤舟,棺材足有兩寸浸在水里。
看見這個場面的道光帝能不怒嗎,他一面下令將孝穆的棺木移至陵寢的地面殿宇里安放,并到棺前奠酒致歉,一面斥罵筑陵大臣“喪盡天良”,下旨嚴辦。
這時候,莊親王綿課已經病故了,四個兒子一律革職,戴均元、英和撤職下獄。本來按道光帝的怒火,英和是沒有活路的,最后是在皇太后的勸說之下,改判為和兒子一起發配黑龍江。道光帝心痛自己修陵的花銷,于是又下令相關責任人等賠付,抄家封產地辦了一通,收回了約三十萬兩銀子,這才心氣稍順了些。
經這么一折騰,道光帝再也沒心思在清東陵繼續選址了,于是改到清西陵重新選擇葬地。最終陵址選在了龍泉峪,并命名“慕陵”。道光十五年(1836)十二月,道光帝又把妻子的棺木安葬在慕陵,孝穆皇后才算是真正入土為安了,算起來這時距她辭世已將近三十年。
上一篇:道光差點沒當成皇帝-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道光年間為何物價猛漲-清朝-滿族歷史